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靖边中山涧区域油藏评价

发布时间:2020-07-18 22:4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原油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可开采低渗透油层比例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对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的油田地质综合研究越来越重视。而且,随着现代沉积学发展和储层评价、分析化验技术、油藏评价技术的提高,目前对沉积相的精细研究、砂体展布规律的分析能力、砂岩储集空间及其空间内的流体特性及赋存规律的定量描述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运用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测井、录井资料,对研究区内探井、评价井进行系统划分与对比,编制主要层段地层顶面构造图和渗砂顶面构造图;运用岩心描述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相应井的测井相,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单井相和平面相图,分析并总结砂体平面展布规律;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物性测试资料分析储层的微观特征;结合储层微观特征和宏观展布规律,分析储层特征;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流体特征及其识别方法研究,最后利用试油和生产动态资料,并综合砂体构造特征和储层特征,分析油气成藏规律,预测有利目标区,进行储量概算。通过分析中山涧区油井的生产动态,对该区油藏开采特征与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认为该区由于采出程度低,油层动用程度低,故具有较大的挖潜潜力。另外,该区油井初期产量较高,递减快,应该加快注水开发,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以拿出更多的油。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军;云海富;许秀才;;单井资料在油藏评价中的应用[J];中外能源;2006年05期

2 刘杰;;双产量法在油藏评价中的应用[J];油气井测试;2008年03期

3 陈泓旭;;试井资料在大情字井地区油藏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3期

4 付亮亮;胡美玲;吴岚;庞爱兴;窦连彬;陈玉一;马玉芝;柳灵艳;;巴48北阿三段砾岩体精细油藏评价[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16期

5 宋小川;白振强;;灰色油藏评价熵模型及其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8期

6 张枝焕;杨永才;李伟;;油藏地球化学原理及其在油气勘探与油藏评价中的应用[J];海相油气地质;2006年04期

7 鲁国明;;油藏评价阶段造成探明储量计算偏差的主要因素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年06期

8 王友净;林承焰;董春梅;张宪国;张伟;;滩海地区地震数据驱动的油藏评价及实践[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毛伟;周永炳;王雪峰;;试采资料在古龙北地区油藏评价部署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1期

10 霍英彩;张永成;贾敏;;低渗透油藏评价研究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毛伟;马延伶;;试井技术在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评价中的应用[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杨龙;车明;敬小军;高攀锋;杨立国;黄黎刚;;井-地ERT技术在绥靖油田浅层油藏评价的研究及应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红;柳益群;刘林玉;;确定性建模技术在油藏评价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白豹油田长3、长4+5层段为例[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李红;柳益群;刘林玉;赵小会;曹青;代磊;王洪健;;油藏评价条件下的储层地质建模——以西峰油田白马南长8_1储层为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穆广田;吉林油田分公司油藏评价捷报频传[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记者 宋鹏邋通讯员 张明玉;新疆油田油藏评价工作成为典范[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记者 宋鹏邋通讯员 郑向阳 钟国喜;新疆油田油藏评价开辟勘探开发新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宋鹏邋郑向阳 钟国喜;准噶尔油藏评价开辟了勘探开发新路[N];中国矿业报;2008年

5 刘国安;油藏评价:大港油田提升效益的纽带[N];中国石油报;2005年

6 记者 刘国安;大港油田油藏评价成果显著[N];中国石油报;2005年

7 王志田邋通讯员 孙加平;大庆油田油藏评价实现数字化管理[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杜中闻;新疆油田展开油藏评价三大会战[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通讯员 杨孝 赵爱彬;长庆镇北油藏评价产生13个“种子选手”[N];中国石油报;2010年

10 于金峰;中原油藏评价及新区产能建设效果显著[N];中国石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友净;滩海地区油藏评价与水平井地质参数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昌峰;二连盆地赛83断块早期油藏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罗亮;郑庄油区吴旗区域长6储层描述及油藏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梁锋;白河油区吴50井区油藏评价综合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许庆;瓦窑堡油田唐家沟区域油藏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张鹏;甘谷驿油田岳口区长6油藏评价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朱国政;靖边中山涧区域油藏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冯伟;子洲油田石宅河东部区域油藏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王微微;白河区吴50井、资源6井、吴45井区油藏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张新印;郭旗分头山区域油藏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10 张玉丽;乾北油田油藏评价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1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61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