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可重构多节点数字检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31.436
【图文】:
陆地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也称为动圈式检波器。动圈式检波器使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实现震动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其基本结构如图2.2所示,主要由磁系统和振动系统两部分组成。检波器的外壳由圆筒型软铁制成,外壳内壁与永久磁铁之间是振动系统,主要由线圈支架及其缠绕的线圈和支撑线圈的上下弹簧片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惯性体,线圈架上有两组绕向相反、相互串连的线圈,两线圈具有严格的匹配特性,可以保证动态平衡,使检波器内部的感应完全抵消,即双线圈工作时,两线圈的感生电动势相加,外界干扰磁场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互抵消,还有使用上下两个环形弹簧片支撑的线圈架,使之受力均匀并减少横向振动;中间的部分为磁系统,主要包括圆柱型永久磁铁,磁铁两极装有固定在外壳上的磁靴
图 2.3 数字检波器功能示意图数字检波器在数字检波系统中以采集节点的形式工作,每进行一次地震勘探都需要采集若干个节点的数据,各采集节点结构完全一致。采集节点结构如图 2.4 所示,本文所设计的数字检波器包含了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外设传感器模块等,在检波器内部实现了地震波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转换,使得模拟信号的传输距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24LR04E-R:NFC/RFID标签解决方案[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4年04期
2 袁飞;;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6期
3 程建远;石显新;;中国煤炭物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4期
4 张志锋;刘胜;刘远志;梁正洪;朱锋;;数字检波器与模拟检波器采集效果对比[J];物探装备;2013年01期
5 王景忠;王俊芳;于立佳;王立莹;;以太网供电PoE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2012年11期
6 ;IGLOO——业界极低功耗的FPGA[J];电子产品世界;2009年03期
7 牛玉森,田书林,钱波;一种地震波信号检测与处理方法[J];测控技术;2005年09期
8 何正淼,宋克柱,汤家骏,王超,朱耀强,董立军;24位ADC在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应用[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5年02期
9 罗福龙,易碧金,罗兰兵;地震检波器技术及应用[J];物探装备;2005年01期
10 王文良;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时代划分及其技术特征[J];石油仪器;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磊;利用电子学方法改进地震检波器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莫文琴;基于微环谐振器的光学加速度地震检波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启发;动圈式地震检波器频带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7年
2 陈译;基于FPGA的数字检波器系统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6年
3 姚城;以太网供电管理功能在堆叠交换机上的应用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庞永贵;408XL地震仪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探究及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5 张艳;基于STM32和CR95HF的RFID应用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2014年
6 陈路林;基于FPGA+DSP的高速实时并行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3年
7 祁见忠;数字地震检波器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凤蛟;地震信号检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2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6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