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中小木屑的几何形态及其对碎屑的吸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8 09:19
研究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高的植被覆盖率,又加之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交互作用下,致使区内泥石流灾害频发。东月各及沙瓦河泥石流灾害过后,在其运移路径上均留有各种尺度大小不一的木质碎屑,且沟道中上游区域主要集中分布直径大于0.1 m、长度大于1 m的大木屑,沟道中下游沟床梯度较缓区域大木屑数量明显减小,而由大木屑碰撞、刮擦、破碎所形成的直径小于0.1 m、长度小于1 m的小木屑数量显著增多。国内外学者对于大木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泥石流的阻滞作用,但关于小木屑与泥石流活动的关系研究较少,亟待开展深入探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沿途寻访灾难目击者,明晰本次研究区泥石流的发生过程,并获取了临灾前后区内气象资料。通过现场取样并结合室内试验分析,重点从小木屑的二维轴向系数、异形指数、形状因子、分形维数以及木屑表面电场与碎屑颗粒表面电荷作用等方面入手,系统探究研究区5 mm以下残留泥石流堆积体中裹挟的小木屑的二维形态及分形特征,并对小木屑吸附泥石流碎屑颗粒的机理进行了探究。开展泥石流中小木屑的几何形态及其对泥石流碎屑颗粒的吸附作用研究,有助于明晰小木屑在吸附岩石碎屑、促进碎屑成浆、浆体维持,促进研究区泥石...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东月各堆积扇Fig.1.1TheDongyuegedepositfan本文以怒江东月各泥石流以及沙瓦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多怒江至普拉底方向
第一章绪论3区泥石流的发生、远程运移及最终致灾性等方面的意义。图1.2东月各沟道中的木屑Fig.1.2ThesmallwoodydebrisinDongyuegegully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泥石流既有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给多个国家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对于我国这样的多山国家也不例外,其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多山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频次增多,例如我国西南地区,这往往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的威胁。1982年,在美国旧金山地区,强降雨导致数以千计的泥石流灾害发生,致使当地22人死亡并造成经济损失达6600万美元[2]。1999年,南美洲委内瑞拉泥石流灾害造成该地区1.5万人死亡。1999年6月29日,由于山体受连续强降雨的冲刷作用,日本广岛花岗岩区发生多起山体滑坡事件,其中发生在广岛Kameyama地区的滑坡最具灾难性,给该地区居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3]。2010年8月13日,在持续降雨的作用下,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地区暴发了特大规模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其冲毁、淤埋沟口堆积区居民建筑,致使数十人死亡,多人失踪,给该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4]。2011年6月5日至6月6日,由于连续的强降雨作用,贵州省望谟县境内8个乡镇暴发了特大型山洪泥石流灾害,致使37人死亡、15人失踪,受灾人数高达1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8.6亿元[5]。2012年7月14日凌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草科乡和平村田湾河流域爆发了大型泥石流灾害,致使2人死亡,5人失踪,冲毁房屋11座,大木屑木屑表面毛刺ab小木屑30cm
昆明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 米族自治县)、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南面与泸水市相连,北部与贡山县毗邻,西面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接壤,其国境线长达 142.218 公里。研究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对区内泥石流的孕育及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图 2.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英云母片岩结构特征及其物理模拟[J]. 梁恒,张传庆,周辉,崔国建,何思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9(08)
[2]基于分形理论的沥青混合料骨架特性分析[J]. 杨瑞华,傅博峰. 上海公路. 2018(01)
[3]云南鹤庆“8·12”水箐沟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与特征量估算[J]. 杨伟,张恒.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4)
[4]榛属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J]. 李京璟,张日清,马庆华,王贵禧. 电子显微学报. 2017(04)
[5]泥石流频发流域物源区坡面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J]. 陈爱民,邓浩俊,严思维,林勇明,张广帅,杜锟,吴承祯,洪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02)
[6]西藏林芝地区冰川降雨型泥石流调查分析[J]. 屈永平,唐川,刘洋,常鸣,唐德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S2)
[7]基于分形理论的岩体结构面粗糙度影响因素研究[J]. 温韬,刘佑荣,王康,杨臣刚,牛超颖. 人民长江. 2015(10)
[8]基于颗粒真实几何形状的铁路道砟剪切过程三维离散元分析[J]. 边学成,李伟,李公羽,Erol Tutumluer. 工程力学. 2015(05)
[9]沟道起动类泥石流松散堆积物起动分析[J]. 吴强,徐林荣,周凯,刘志强.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2)
[10]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地区“8·13”泥石流堆积扇调查和分析[J]. 屈永平,唐川,刘洋,王金亮,常鸣. 水利学报. 2015(02)
博士论文
[1]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坡水土作用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与预测预报研究[D]. 王继华.中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泥石流中的超孔隙水压力及其形成机理[D]. 周振华.昆明理工大学 2018
[2]怒江流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活动规律及成灾驱动力研究[D]. 徐慧娟.云南大学 2016
[3]怒江东月各特大型粘性泥石流基本特征及发生机理[D]. 蒋玉.昆明理工大学 2016
[4]基于分形维数和形状因子的土体物理性质与图像特征的关系研究[D]. Benjamin Gbanee Yiediboe.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5]粗集料细观结构特征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 王彦喆.长安大学 2012
[6]泥石流暴发频率与其形成区岩性的相关性研究[D]. 鲁科.成都理工大学 2010
[7]ImageJ在矿物初碎检测中的应用[D]. 宋玉丹.太原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54046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东月各堆积扇Fig.1.1TheDongyuegedepositfan本文以怒江东月各泥石流以及沙瓦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多怒江至普拉底方向
第一章绪论3区泥石流的发生、远程运移及最终致灾性等方面的意义。图1.2东月各沟道中的木屑Fig.1.2ThesmallwoodydebrisinDongyuegegully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泥石流既有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给多个国家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对于我国这样的多山国家也不例外,其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多山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频次增多,例如我国西南地区,这往往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的威胁。1982年,在美国旧金山地区,强降雨导致数以千计的泥石流灾害发生,致使当地22人死亡并造成经济损失达6600万美元[2]。1999年,南美洲委内瑞拉泥石流灾害造成该地区1.5万人死亡。1999年6月29日,由于山体受连续强降雨的冲刷作用,日本广岛花岗岩区发生多起山体滑坡事件,其中发生在广岛Kameyama地区的滑坡最具灾难性,给该地区居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3]。2010年8月13日,在持续降雨的作用下,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地区暴发了特大规模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其冲毁、淤埋沟口堆积区居民建筑,致使数十人死亡,多人失踪,给该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4]。2011年6月5日至6月6日,由于连续的强降雨作用,贵州省望谟县境内8个乡镇暴发了特大型山洪泥石流灾害,致使37人死亡、15人失踪,受灾人数高达1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8.6亿元[5]。2012年7月14日凌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草科乡和平村田湾河流域爆发了大型泥石流灾害,致使2人死亡,5人失踪,冲毁房屋11座,大木屑木屑表面毛刺ab小木屑30cm
昆明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 米族自治县)、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南面与泸水市相连,北部与贡山县毗邻,西面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接壤,其国境线长达 142.218 公里。研究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对区内泥石流的孕育及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图 2.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英云母片岩结构特征及其物理模拟[J]. 梁恒,张传庆,周辉,崔国建,何思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9(08)
[2]基于分形理论的沥青混合料骨架特性分析[J]. 杨瑞华,傅博峰. 上海公路. 2018(01)
[3]云南鹤庆“8·12”水箐沟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与特征量估算[J]. 杨伟,张恒.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4)
[4]榛属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J]. 李京璟,张日清,马庆华,王贵禧. 电子显微学报. 2017(04)
[5]泥石流频发流域物源区坡面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J]. 陈爱民,邓浩俊,严思维,林勇明,张广帅,杜锟,吴承祯,洪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02)
[6]西藏林芝地区冰川降雨型泥石流调查分析[J]. 屈永平,唐川,刘洋,常鸣,唐德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S2)
[7]基于分形理论的岩体结构面粗糙度影响因素研究[J]. 温韬,刘佑荣,王康,杨臣刚,牛超颖. 人民长江. 2015(10)
[8]基于颗粒真实几何形状的铁路道砟剪切过程三维离散元分析[J]. 边学成,李伟,李公羽,Erol Tutumluer. 工程力学. 2015(05)
[9]沟道起动类泥石流松散堆积物起动分析[J]. 吴强,徐林荣,周凯,刘志强.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2)
[10]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地区“8·13”泥石流堆积扇调查和分析[J]. 屈永平,唐川,刘洋,王金亮,常鸣. 水利学报. 2015(02)
博士论文
[1]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坡水土作用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与预测预报研究[D]. 王继华.中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泥石流中的超孔隙水压力及其形成机理[D]. 周振华.昆明理工大学 2018
[2]怒江流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活动规律及成灾驱动力研究[D]. 徐慧娟.云南大学 2016
[3]怒江东月各特大型粘性泥石流基本特征及发生机理[D]. 蒋玉.昆明理工大学 2016
[4]基于分形维数和形状因子的土体物理性质与图像特征的关系研究[D]. Benjamin Gbanee Yiediboe.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5]粗集料细观结构特征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 王彦喆.长安大学 2012
[6]泥石流暴发频率与其形成区岩性的相关性研究[D]. 鲁科.成都理工大学 2010
[7]ImageJ在矿物初碎检测中的应用[D]. 宋玉丹.太原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54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5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