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河南省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25-07-21 18:17
  河南省山地丘陵区在全国地貌分级上属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转变区域。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导致地质灾害多发、频发,且灾害多样。为减少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给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通过收集、梳理和分析河南省44个县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和各项数据,查清了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规律。以ArcGIS为平台进行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得出了以下结论:(1)河南省山地丘陵区主要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共6781处,其中崩塌3118处,占总地质灾害点数的45.98%;滑坡2637处,占总地质灾害点数的38.89%;泥石流415处,占总地质灾害点数的6.12%;地面塌陷611处,占总地质灾害点数的9.01%。灾害分布集中,地域性强,山地丘陵区常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斜坡类地质灾害,而地面塌陷则集中于采矿区。(2)研究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类型分别以牵引式滑坡、倾倒式崩塌、泥石流和采空塌陷为主。地质灾害规模、灾情和险情主要以小型为主。(3)选取灾点密度、坡高、坡度、坡型、岩土体类型、富水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断层密度...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论文研究路线流程图

图1-1论文研究路线流程图

论文通过对河南省山地丘陵区发育的地质灾害进行总结和分析,完成该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1)首次对河南省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在以往对河南省地质灾害评价研究中,只涉及到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尚未对河南省的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价;


图2-1研究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据河南省地质环境检测院,2012年)

图2-1研究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据河南省地质环境检测院,2012年)

研究区地处河南省的太行山地,豫西山地,豫南山地以及部分黄淮海平原。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0°21′13.29″-115°55′14.42″,北纬31°22′46.86″-36°22′10.57″。国土面积80755.892,研究区内拥有较为发达的铁路、高速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网络。....


图2-2研究区年平均降雨量分布图(据河南省地质环境检测院,2012年)

图2-2研究区年平均降雨量分布图(据河南省地质环境检测院,2012年)

研究区年均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并且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年均降水量自北向南渐增,其中平原和丘陵地区少于山区。年均降水量在600mm<sup>1</sup>200mm之间。淮河.以南地区在.1000mm<sup>1</sup>200mm之间,黄淮河.之间的年均.降水量.在700mm<s....


图2-3研究区降雨强度等值线图(据河南省地质环境检测院,2012年)

图2-3研究区降雨强度等值线图(据河南省地质环境检测院,2012年)

黄河干流自西向东横贯河南省中北部,其主要支流有伊洛河、沁河、天然文岩渠、金堤河等,境内流长711km,流域面积3.62×104km2,占全省面积的21.7%,其干流上建有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淮河发源于境内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下,横贯本省东南部,流经大别山北麓,主要支流有....



本文编号:4058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058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