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域使用不可行性论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12:30
【摘要】: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继续加大。我国陆地资源日益短缺,对海洋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人口的趋海性和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将使海洋资源环境承受更大的压力,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具有明显的全局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其中资源的整体性、流动性和使用多宜性是海域使用需要着重把握的关键环节。国家只有进一步加强海域使用法制建设,使海域使用配套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健全,才能正确把握海域开发方向,实现海洋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近二十年来,为了加强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的建设,国家海洋局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初步构建了海域使用论证的配套制度体系,为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标志着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进入科学管理的轨道。但不可否认的是,无限度的海洋开发活动和违规的用海现象仍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从法制的角度入手,找出现行海域使用论证模式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使我国海域使用论证制度更加完善。 本文从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入手,深刻剖析了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回顾了我国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归纳总结出我国海域使用论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即单方论证,反方缺失的论证模式大大降低了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的执行力,大胆提出引入不可行性论证模式,建立双方论证的不可行性论证制度,并对不可行性论证制度的问责制度、决策辩论制度、公众参与制度、资金保障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讨论和深入研究。文章最后两章还围绕不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具体研究内容和量化依据展开探讨,旨在增强海域使用不可行性论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总结归纳了国内外不可行性研究和用海审批管理经验,提出了海域使用论证不可行性论证的概念,讨论、研究了其特点和范畴,并将其与项目后评估和替代方案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 2、通过分析海洋环境污染原因、海洋开发利用现状及海域使用论证制度,总结出现行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模式的问题所在,并针对性的构建了海域使用不可行性论证模式。 3、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不可行性论证模式为构架,辅以经济学、哲学、管理学相关理论基础,构建了海域使用不可行性论证制度。 在制度的适用范围中,提出了只有重大项目才进行不可行性论证的观点。 在问责机制中,确定了四个责任主体及其所承担的责任,回答了谁问责、怎样罚和如何确定责任人三个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激励机制。 在公众参与机制中,围绕公众参与的阶段、范围、内容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大大加重了公众意见在海域使用不可行性论证中的分量。 在决策辩论机制中,提出了双方论证单位同场答辩的评审方式。 在资金保障机制中,提出建立海域使用不可行性论证基金的构想,并围绕其操作性问题展开了具体讨论。 为了增强海域使用不可行性论证制度的透明度,提出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的构想。 探讨了海域不可行性论证制度与可行性论证制度的衔接性问题,从海域使用论证资质、海域使用论证程序、海域使用论证大纲、重复调查、专家评审意见几个方面,对变化和修订展开讨论。 4、本文对海域使用不可行性论证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做出了具体设定,并在海域使用不可行性论证报告的评价内容中创新性的加入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内容,丰富了海域使用论证体系,使论证结果更加全面和科学。 5、本文以海洋环境容量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为理论基础,创新性的提出了不可行性论证的量化标准,为不可行性论证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图文】:

对比图,水质标准,海区,赤潮


22图1-1 各海区未达一类水质标准海域面积对比图1.1.2.2 赤潮、绿潮频发赤潮频发是海洋环境不堪重负的另一重要表现。近年来,全国赤潮发生次数不断增加,累计面积有扩大趋势。我国于 1963 年首次报道在浙江镇海至台州石浦近海发生赤潮,以后在东海、黄渤海和南海都有过赤潮报告。赤潮在 20 世纪60 年底以前极少发生,七八十年代每年不超过 10 次,90 年代以来急剧增加,每年发生十几次到几十次。2009 年,,共发现赤潮 68 次

过程图,海洋资源环境,系统影响,过程


由于近十年来无限制的滥挖珊瑚礁,导致海侵速度加快,海水以每年20 米的速度向内陆侵蚀,毁坏良田、村庄,甚至威胁到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53]。而且被侵蚀岸段产生的大量泥沙都冲进清澜港,还造成该港航道严重淤塞。1.1.2.5 小结由于人口聚集、资源过度开发,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近岸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资源锐减、自然灾害频繁的危机,这种资源环境的演变往往呈现整体效应(图 1-2),因而要不断完善海域管理制度,从完善“海洋环境资源系统”的源头入手,对用海行为严格把关,不仅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实现海域使用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更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证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以及落实。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晓峰;许学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地区差异评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周伟 ,袁刚;浅谈农业项目不可行性风险论证[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张建新;;沿海城市围海造地的综合效应分析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4 李伟权;政府决策的不可行性分析[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11期

5 周清华,赵鹿军;大连地区海域使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唐启升,苏纪兰;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7 陈尚;张朝晖;马艳;石洪华;马安青;郑伟;王其翔;彭亚林;刘键;;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计划[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11期

8 曹淑萍;;海域使用论证管理探讨[J];南方国土资源;2009年06期

9 张晓龙,李培英,李萍,徐兴永;中国滨海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J];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10 乔方利;马德毅;朱明远;李瑞香;臧家业;于洪军;;2008年黄海浒苔爆发的基本状况与科学应对措施[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辉;刘娜;张硕慧;;浅谈海洋自净与污染物总量控制[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刘大海;丰爱平;马林娜;刘洋;;强化海域使用论证综合效益分析的对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 谢健;[N];中国海洋报;2010年

2 唐晓荣 修水县政协主席;[N];光华时报;2008年



本文编号:2654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54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b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