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作用下海工混凝土构件动态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图文】:
(c) 台湾渔港西堤侵蚀破坏图 1.1 波浪对结构的破坏情况Fig.1.1 The damage of the wave to the structure91 年的耐久性学术会议上就指出钢筋锈蚀是工混凝土结构物所处的环境使得其钢筋锈蚀离子如Cl ,而 是钢筋锈蚀的主要腐蚀离性降低,导致钝化膜损坏,钢筋便会形成电而钢筋的锈蚀不仅使其自身力学性能降低,结性能从而影响构件承载力,引起众多国家国,每年由钢筋锈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该国公路管理局报告指出,美国每年因钢筋锈蚀的 3.1%左右;在阿拉伯海和红海的大量海工 年后钢筋断面损失率就高达 25%,严重降低
(c)锈蚀引起的混凝土开裂状态 (d) 某桥墩的锈蚀破坏图 1.2 钢筋锈蚀损伤实例Fig.1.2 Examples of corrosion damage of steels由上所述,对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墩柱构件而言,常年受波浪荷载的冲击作用,混材料内部原有的微裂缝、微孔洞等微缺陷会经历成核、扩展和汇合三个阶段[10]。由于个阶段的微细观机理存在差异,从损伤演化的角度看,,其随时间和空间的发展是不连,混凝土内部损伤量会随着波浪荷载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动态特性[11]。同时,海洋环境凝土受氯离子侵蚀引发钢筋锈蚀,锈蚀产物体积膨胀,将比原有钢筋体积增大 2~6],使得与其接触的混凝土受到应力作用容易产生锈胀裂纹。两种损伤因素的耦合作用混凝土材料产生宏观裂缝,损伤持续累积,最终引起裂缝扩展使得整体结构承载力退其是对于墩柱的浪溅区部分,其受海水中氯离子侵蚀和波浪作用最为严重,此处也是的最薄弱部分,更容易在物理和化学的作用下使得混凝土损伤迅速发展。由于波浪作往复性、钢筋锈蚀程度的时变性、混凝土材料的不均匀性等因素,海工混凝土构件存伤不均匀及有动态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损伤累积规律。因此有必要对海工混凝土构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延辉;赵振刚;李英娜;张长胜;谢涛;崔志刚;王科;谭向宇;李川;;一种埋入式FBG应变传感器在干式空芯电抗器健康监测中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2015年03期
2 徐港;鲍浩;王青;徐浩铭;;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产物模量特性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3 刘国军;杨永清;;一种基于残余应变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模型[J];材料导报;2014年06期
4 骆静静;杨鼎宜;陈建军;;复合盐溶液中钢筋锈蚀对混凝土的损伤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年07期
5 吴瑾;王晨霞;徐贾;肖珍;吴方华;;疲劳荷载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6 朱劲松;朱先存;;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累积损伤失效过程简化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12年05期
7 张华;高富强;陈龙伟;;冲击荷载下岩石动态损伤演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肖建清;丁德馨;骆行文;徐根;;再生混凝土疲劳损伤演化的定量描述[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李文才;周丽娟;曾艳霞;王腾;;钢筋锈蚀所导致的混凝土损伤演变过程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5期
10 宋华;牛荻涛;;电化学快速锈蚀与自然环境钢筋锈蚀的相似性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俊祖;沿海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桥疲劳性能分析及安全性与耐久性评估[D];东南大学;2016年
2 陈悦;混凝土桥梁基于残余应变监测的疲劳状况评估模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3 关博文;交变荷载与硫酸盐腐蚀作用下水泥混凝土疲劳损伤机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沛;通电、干湿及盐雾条件下钢筋混凝土锈胀细观试验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2 高远;氯盐环境下受荷RC梁构件全寿命可靠度分析[D];江苏大学;2016年
3 薄理壮;冲击作用下锈蚀R.C.短柱损伤与剩余承载力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晓龙;荷载损伤混凝土损伤指标选取及其对耐久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5 李鹏飞;波浪力作用下的桥梁抗震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汪荣绣;海浪气动干扰条件下桥梁气动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曾宇;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退化及其对梁抗弯刚度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温婷;钢筋混凝土构件通电锈蚀试验适用性研究[D];三峡大学;2014年
9 梅雪松;锈蚀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性能研究分析[D];延边大学;2012年
10 马静;梯级橡胶坝塌坝泄流计算与塌坝方案优化方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54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5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