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式振荡水柱波能装置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图文】:
1.2波浪能开发现状分析逡逑波浪能是一种最显著的海洋能,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关于波浪能转换装置的首项逡逑专利记录是在1799年,作者是法国一对名为Girard的父子ML邋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逡逑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可再生能源,,这对波浪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74年爱丁逡逑堡大学的StephenSalter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波浪能”的文章[16],使得波逡逑浪能引起了全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对波浪能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17]。据统计,关于波浪逡逑
逦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逦逡逑岛建的装机容量为75邋kW的小型岸式OWC波能发电装置[3G]。直到1991年欧盟把波浪逡逑能作为他们可再生能源研发项目之一,欧洲国家对波浪能的研宄从基础研宄、结构设计逡逑到建设才重新焕发活力。之后,建成了多座波力发电站,著名的有1999年建成的葡萄逡逑牙Pico岛400邋kW邋OWC波力发电装置[3|](见图1.3(a)),该装置一直运行直到2018年逡逑4月17日在一场大风暴中倒塌(见图1.3(b)),才因安全问题要进行维修,退出电网阳,逡逑33];邋2000年建成的英国苏格兰Islay岛500邋kW的LIMPETOWC波力发电装置[34]。2008逡逑年西班牙Mutriku港建成了与防波堤集成的OWC波力发电装置[35]。基于与防波堤结合逡逑的理念,意大利学者Boccotti提出了邋U型OWC波能装置的概念t36,37]。意大利于2012逡逑年开始在Civitavecchia港建立了一座U型OWC波能转换装置[38]。逡逑其他一些沿海国家也积极投入到波浪能开发利用当中,比如澳大利亚曾准备建造一逡逑座1邋MW的大型固定式OWC波能发电装置GreenWAVE,但在安装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逡逑事故,导致安装失败。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7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宁德志;石进;滕斌;赵海涛;;岸式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的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2 刘春嵘;耿楠;;振荡水柱波能转换器的消反射特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游亚戈;李伟;刘伟民;李晓英;吴峰;;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4期
4 史宏达;李海锋;刘臻;;基于VOF模型的OWC气室波浪场数值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梁贤光,孙培亚,游亚戈;汕尾100kW波力电站气室模型性能试验[J];海洋工程;2003年01期
6 高祥帆;余志;梁贤光;蒋念东;游亚弋;王伟;;大万山波力实验电站的研究和发展[J];新能源;199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岑;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器运行特性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彭建军;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周斌珍;开敞水域完全非线性数值波浪模型的建立及在平台Ringing现象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臻;岸式振荡水柱波能发电装置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进;岸式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的时域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程正顺;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机理的频域及时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李海锋;沉箱防波堤兼作岸式振荡水柱波力发电装置捕能气室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93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9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