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时有发生,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对海洋溢油及时有效的修复迫在眉睫。对溢油的处理通常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修复,其中生物方法对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海水环境高盐、低温及太阳辐射等逆环境抑制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以目前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效率较低下。海洋逆环境下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相关性质研究,对于海洋石油污染的治理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从大连湾近海岸的石油污染海水中筛选降解烷烃微生物,进行形态学和16S rDNA鉴定分析;考查其中的Alcanivorax sp. A02在不同NaCl浓度下和烷烃为唯一碳源的生长,考查其生长和非生长细胞对烷烃的利用和降解;考查渗透压补偿溶质四氢嘧啶对高盐条件下Alcanivorax sp. A02的生长和降解石油的促进作用;考查四氢嘧啶分泌型菌株和5株烷烃降解菌组合菌群对烷烃的降解。从大连湾近海岸的石油污染海水中筛选出的降解烷烃微生物,经形态学和16S rDNA鉴定分析,它们分别属于Alcanivorax属、Pseudomonas属、Tenacibaculum属、Dietzia属和Acinetobacter属。其中Alcanivorax sp.A02能够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生长,在非生长情况下降解柴油。Alcanivorax sp.A02在0-12%NaCl浓度范围内,随NaCl浓度的增加,生长量下降。24h,3%NaCl下的生长量,较未添加NaCl的生长量下降16.7%。四氢嘧啶对Alcanivorax sp.A02在不同NaCl浓度下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四氢嘧啶后,Alcanivorax sp.A02在0-12%NaCl浓度范围内生长量均大幅提高,3%NaCl浓度生长量最大,较未添加前提高了49.5%。四氢嘧啶对Alcanivorax sp.A02的烷烃降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烷烃各组分平均降解 率为88.73%,对比单菌株Alcanivorax sp.A02提高了215.2%。四氢嘧啶分泌型菌株中度嗜盐菌DL05对Alcanivorax sp.A02有显著的抗逆协助作用,对烷烃各组分平均降解率为52.8%,对比单菌株Alcanivorax sp.A02提高了87.6%。四氢嘧啶分泌型菌株中度嗜盐菌DL05和5株烷烃降解菌的组合菌株对烷烃的降解率显著高于单菌株Alcanivorax sp.A02,其对烷烃各组分的平均降解率提高了164.9%。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55;X1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曦;杨文;;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9期
2 史君贤,陈忠元,刘子琳,王小英;宁波近海水域石油降解菌的生态分布[J];东海海洋;1991年03期
3 史君贤,陈忠元,胡锡钢;海洋微生物对石油烃降解的研究 Ⅰ.浙江省海岛海域石油烃降解细菌的生态分布[J];东海海洋;1997年04期
4 李政;赵朝成;张云波;刘春爽;赵东风;;耐热石油降解混合菌群的降解性能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12期
5 于萍萍;张进忠;林存刚;;多环芳烃在环境中污染的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年03期
6 王以斌;刘芳明;缪锦来;臧家业;;环境因子对南极海洋芳香烃降解微生物生长和降解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5期
7 闫季惠;海上溢油与治理[J];海洋技术;1996年01期
8 周翔;梁剑平;李雪虎;陆锡宏;郭志廷;郝宝成;;~(12)C~(6+)离子辐射下海迪茨氏菌及其表面活性物质研究[J];科技导报;2012年12期
9 李明锐;祖艳群;陈建军;湛方栋;何永美;李元;;阿特拉津降解菌FM326(Arthrobacter sp.)的分离筛选、鉴定和生物学特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11期
10 李进道,丁美丽,陈德辉,宫相忠;用长效肥料提高微生物分解海面油膜试验[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丽媛;党志;;混合菌对石油的降解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莹;海洋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
本文编号:
2694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9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