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广西北海段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发布时间:2020-06-06 04:00
【摘要】: 潮间带对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极其敏感,其环境质量和环境演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存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潮间带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是海岸带环境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 本文以海岸自然环境复杂的广西北海潮间带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潮间带表层沉积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变化特征,研究其与潮间带水动力、沉积物粒度和常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探讨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制约因素和赋存相态,并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危害性进行评价。 研究海域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常微量元素的分布受水动力条件的控制。沉积物类型以中细砂为主,局部分布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砂,一般湾顶比开放岸段沉积物的粒度细,常微量元素高。 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变化趋势与潮间带沉积物粒度分布比较一致,廉州湾和英罗湾中的重金属质量分数高,而铁山港湾和银滩段相对低。 元素间相关关系研究表明,Pb、As、Cr重金属元素主要富集于细粒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吸附作用可能是这三种重金属元素富集的主要制约机制;Zn、Cu、Cd、Hg与SiO_2、Al_2O_3、CaO、TOC均无明显相关性,表明它们主要受不同类型工业排污源的影响和控制。 对各元素进行Al_2O_3校正后发现,同一剖面上粗粒沉积物中的细粒粘土组分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较高,而细粒沉积物的粘土组分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这与重金属的总量分布恰好相反,即沉积物越粗重金属元素总量越少,沉积物颗粒越细重金属元素越多。 重金属元素单因子评价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表明,该研究区域大部分表层沉积物未受到或微受到重金属的污染而保持清洁或尚清洁状态,属于轻微生态危害,Hg、Cd元素个别站位属中等危害。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ri)为Hg Cd As Cu Pb Cr Zn ,潜在危害指数(RI)为廉州湾英罗湾铁山港湾银滩段。
【图文】:

广西北海段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图0-1重金属进入潮滩的途径(据贺亮,2006)

广西北海段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北海段采样剖面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55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荣花;;城市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北海市的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鹏;海南岛北部红树林湿地重金属富集及生态效应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9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99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1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