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拖曳式测量系统剖面运动控制与数据产品制作

发布时间:2020-06-21 16:46
【摘要】: 目前,具备升降运动功能,搭载多种传感器的拖曳系统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代表。国家863计划项目“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针对我国海域的具体情况,提出研制具备升降功能的,携带CTD,DO,PH,叶绿素荧光计,浊度计,拖曳式营养盐分析仪等监测设备的拖曳系统。该设备的研制将填补我国在先进拖曳技术领域的空白。 作为我国第一种具备升降功能的拖曳系统,适合近海使用,具备快速响应、可靠性良好等特点的运动控制技术和适合多参数同步测量,具备联合计算,多源处理,图形化显示等特点的数据产品制作技术是该系统技术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拖体动力外型设计基础上,通过对拖缆、拖体运动方程及耦合条件等经典公式分析,利用流体动力试验确定参数等步骤,建立了包含升降速度,抬首速度,拖体深度,俯仰角度等控制变量的拖曳系统运动模型。由于设计拖体适用于近海,运动速度快,系统响应速度与可靠性要求高于轨迹精度要求,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PID控制器的波浪运动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试验。湖试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保证拖体按照预定的深度范围,快速上升下降,完成剖面测量,拖体运动周期稳定、轨迹对称,运动状态平稳。 拖曳式测量不同于传统的测量方式,拖曳测量数据产品制作方法需要充分体现拖曳式测量数据大范围、准同步的特点。本文从测量数据的获取及原始数据格式的设计入手,研究、设计了拖曳式测量数据采集通讯网络和处理软件,针对采样数据的特点设计了数据产品的关键处理技术和完整制作步骤。将该处理技术的结果与相关测量数据进行了比对,并利用海试数据进行了处理演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P754
【图文】:

外观图,英国,剖面测量系统,贸易部


图 1-2 SeaSoar 外观图1-3 SeaSoar 现场工作图 图 1-4 SeaSoar 工作轨迹shuttle-shuttle 是 1994 年由英国贸易部和工业部 SPUR 计划(Suppors under Research)支持下,CI 公司与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新型海洋拖曳式剖面测量系统。Nu-shuttle 的总体目标主要包

现场工作,英国,剖面测量系统,贸易部


6图 1-3 SeaSoar 现场工作图 图 1-4 SeaSoar 工作轨迹图2.Nu-shuttleNu-shuttle 是 1994 年由英国贸易部和工业部 SPUR 计划(Support forProducts under Research)支持下,CI 公司与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一起开发的新型海洋拖曳式剖面测量系统。Nu-shuttle 的总体目标主要包括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凤;李旭春;杨耕;;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实验平台安全性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07期

2 王兆元;温强华;;机器人队列的分布式协作控制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3 徐玉如;李彭超;;水下机器人发展趋势[J];自然杂志;2011年03期

4 于志刚;沈永良;宋中民;;机械臂鲁棒自适应运动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年07期

5 ;“2012年智能检测与高端装备国际研讨会”征文[J];科技导报;2011年24期

6 ;“2012年智能检测与高端装备国际研讨会”征文[J];科技导报;2011年19期

7 闫芬;张继超;李爱国;杨科;王华;毛成文;梁东旭;闫帅;李炯;余笑寒;;基于同步辐射的快速扫描X射线微束荧光成像方法[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8 吴文辉;胡海豹;何裕智;;UUV回收过程中非定常流体动力数值模拟[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7期

9 张锦伟;赵汗青;傅志飞;;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构造演化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J];海洋石油;2011年02期

10 李贤丽;秦显荣;王升;张秀龙;严晓波;;Newton-Leipnik系统混沌控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来永;谢欲晓;孙启良;;针对骨盆稳定性及运动控制能力的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步态的影响[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魏书涛;刘宇;;短跑运动控制的环节互动动力学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申纯太;谭福生;;基于CompactRIO的家居监控机器人[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部绍清;李邦忠;潘德贤;;试验模型自动送进计算机控制[A];四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袁勇;瞿玉棣;胡震宇;;月球车行走系统运动学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田红芳;杨明多;;西门子Simotion D在五伺服枕式包装机中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开明;朱煜;叶佩青;;精密工作台扰动观测器设计及实现[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施奇峰;王云波;岳淳;;包米勒伺服系统在连续回转式高速飞剪入口转辙器上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施奇峰;王云波;岳淳;;包米勒伺服系统在连续回转式高速飞剪入口转辙器上的应用[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曾屹;邓红;侯国强;;铁路电力远动单片机控制子系统的应用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柏松;运动控制技术 领航中国机器设备制造业[N];机电商报;2006年

2 许玲珑;丹纳赫传动很精彩[N];中国包装报;2007年

3 傅新绪;天门纺机展出新一代并条机[N];中国纺织报;2008年

4 记者 陈蕾;日本最大的自动化供应商选择康耐视[N];中国包装报;2008年

5 张歌东;计算机控制技术[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将加强与中国客户的合作[N];人民邮电;2005年

7 刘侃 孙利民;MCT8000——中国制造业腾飞的翅膀[N];科技日报;2000年

8 胡方;作为人类生物机能的语音产生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崔文冲 王立尘 记者 刘领;辽工大——罗克韦尔实验室揭牌[N];锦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魏巍;长春教育展“含金量”越来越高[N];长春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官晟;拖曳式测量系统剖面运动控制与数据产品制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2 王飞;海洋勘探拖曳系统运动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杜兵;着陆式AUV动力学行为与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刘艳;三维虚拟人行为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罗冠;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岳明;双驱动球形机器人及其运动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徐贺;可重构多机动模式移动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倪慧;自主虚拟人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陈峰;深海底采矿机器车运动建模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王鸿鹏;复杂环境下轮式自主移动机器人定位与运动控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宇;多维坐标结晶器内腔尺寸自动测量机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于朝霞;液压冲孔机的数控及图形编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05年

3 邓红辉;基于DSP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4 周林;分布式、网络化的微波暗室运动平台控制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王辉;智能假肢的控制机理及控制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崔宪莉;高速高精芯片封装平台的摩擦分析及补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耿震;类人足球机器人复杂运动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刘学菁;类人机器人运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吴廷忠;开放式高速运动控制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唐才峰;基于DSP的雕刻机数控系统研制与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24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24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3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