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渤海湾西部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黏土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1 15:38
【摘要】:海洋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物源分析是海洋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研究近代沉积作用的核心问题之一。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是沉积环境的最敏感指标。研究沉积物粒度特征可以判别研究区的水动力条件,反演沉积环境和追溯物质来源。海洋黏土矿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的变化反映敏感,对其组分、组合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对于阐明海洋沉积作用、追溯物质来源和反演沉积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黏土矿物等实验分析,运用粒度、矿物学和沉积动力学手段,结合实验数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渤海湾西部表层沉积物的粒度、黏土矿物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渤海湾西部表层沉积物的运移趋势和物质来源。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有黏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粉砂和砂-粉砂-黏土四种。黏土质粉砂分布于整个研究区,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沉积物类型,约占表层样的90%。海河以北沉积物粗于海河以南沉积物。用Flemming三角图法分析研究区的沉积动力环境特征,研究表明各站位粒度参数基本落在DⅢ、EⅡ和EⅢ区,说明研究区海域沉积动力相对较弱。 运用Gao-Collins粒径运移趋势方法研究渤海湾西部表层沉积物输运方向。结果表明:海河北部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净输运方向向南,海河至独流减河之间的表层沉积物向北输运,独流减河以南的近岸表层沉积物有强烈的向西北的输运趋势,离岸表层沉积物的输运方向向东。 黏土矿物分析表明伊利石是主要的黏土矿物,研究区的黏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皂石。研究区黏土矿物主要来源于海河、蓟运河等渤海湾西岸入海河流所携带的陆源碎屑物,通过因子分析表明,研究区黏土矿物组合、分布特征受物源、水动力等因素的影响。 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黏土矿物特征及前人对于黄河、滦河的研究成果,结合黏土矿物三角端元图(ISKc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湾西部的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海河等渤海湾西岸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碎屑物,滦河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基本没有影响,黄河由于近几十年来入海泥沙的急剧减少,对研究区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影响变的比较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36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渤海湾,渤海


渤海湾西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物源分析况理位置于渤海西部,与莱州湾、辽东湾并称渤海的三大海湾口,南至山东半岛北岸的黄河口,面积约为 15000 平积的 1/7。本文的研究区位于渤海湾西部近海,南起排水河,北至蓟运河。大致在 117°18'~117°57'E,-1)。

示意图,渤海湾,环流,示意图


图 1-2 渤海湾环流示意图(赵宝仁,1995)沿一方向作长距离运动,能够对泥沙起长距离搬运效果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季紊乱偏西向,夏季主要以西北和为东北以及偏南向。流西岸的入海河流较多,本文研究区范围内自北向南有蓟河、海河、独流减河、青静黄排水渠、子牙新河、北排水沙入海,提供了大量的泥沙来源。但是,自从 1950 年以于修建挡潮闸和水库,导致河流输沙量骤减。研究区附近量陆源碎屑物质入海,由于其高径流量和高含沙量,同样量贡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洁;李殿超;肖国拾;张桢干;;油页岩及其脱油残渣的矿物学研究[J];世界地质;2008年04期

2 张全;张学斌;薛晓刚;王金荣;;内蒙古东北部上古生界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意义[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张军强;刘健;孔祥淮;薛春汀;刘新波;孙丽莎;岳保静;温春;;淮河中游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01期

4 张金池;姜姜;朱丽s

本文编号:2724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24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0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