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洋感应电磁场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6 17:38
   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海流在地磁场中感应产生电磁场的物理模型。推导出了海流面电流密度的公式。进而得到海流在地磁场情况下产生的电场、磁场的规律性。推导给出了海水电导率变化等复杂因素条件下海流产生的电场、磁场的一般计算公式,并就不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详细分析了电磁场的时间(频率)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对恒定海流感应电磁场与变化海流感应电磁场规律进行了比较。(2)根据南海、吕宋海峡一些实测的海流资料以及XCP采集的海流数据,先计算测量地点海域海流产生的电场;再根据XCP采集的温度跟深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海水的电导率;在海水电场和电导率都求出来的基础上,详细地计算了该海流电场在海水中产生的磁场。(3)海流在地磁场中产生的电磁场与它的流速、方向有关,也与当地的地磁场强度及其梯度有关。所产生的电磁场在海水内部理论上都存在,在海底和海面处有极大值。通常海水内部的磁场强度都低于海面、海底的情况,但偶尔也会出现海水内部磁场大于海底、海面的时候。对于海洋中常见的海流,其流速一般在几厘米/秒到100厘米/秒之间,在海水中产生的电场、磁场用仪器一般可以观测到,海洋中磁场一般具有零点几到几十个nT的强度值、电场一般具有几个到近万个nV/m的强度值。(4)海流在海洋里的不同深度速度不同。海流在地磁场中产生的电磁场主要取决于海流的速度及海流厚度,感应电场的垂直分量由海水流速和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决定;水平方向流动的海流感应电场的两个水平分量跟地磁场垂直分量成正比,每个电场分量相应地垂直于引起自身电场的海水流向;感应磁场在海水中的量值约为十几个纳特,平行于海平面。(5)推导出了以简谐形式运动的海流产生的电场、磁感应强度及感应电磁场强度,分析、比较了这种感应电磁场与海流切割地磁场磁力线所产生的电磁场的大小。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P738.3;P731.21
【部分图文】:

海洋研究,投弃式,工作系统,美国


ZyA邋靡逡逑图2-1邋Scripps海洋研究院(SIO)开发的海底大地电磁仪简图逡逑nT邋逦邋一逦_邋_逡逑娭逦^^丁—逡逑H邋A邋A邋;>邋I'邋n邋r逦!\逦5逡逑030邋■邋v邋v邋u邋y邋j邋:逦!邋jvV逡逑ll逦n逦h逡逑0.20r逦1逦I逡逑li邋£r逡逑D.10-逦l逡逑-逦\逦y逡逑0邋I)q逦?一 ̄ ̄^ ̄一w、y2:丨逡逑P-邋V/m邋p ̄-逦--—逦_I逦I逡逑°-40邋VkAM,Iv\j\^逡逑0.30邋"邋r逦ij逡逑il逦l£)0逦200

曲线,海洋研究,投弃式,工作系统


逦300逦400逦500逡逑时间(s)逡逑图2-2圣地亚哥海槽的1000m水深处的海底大地电磁场时间序列曲线逡逑一邋i逦^逡逑图2-3美国斯皮坎公司投弃式(XCP)工作系统逡逑9逡逑

曲线,海洋研究,海槽,水深


ZyA邋靡逡逑图2-1邋Scripps海洋研究院(SIO)开发的海底大地电磁仪简图逡逑nT邋逦邋一逦_邋_逡逑娭逦^^丁—逡逑H邋A邋A邋;>邋I'邋n邋r逦!\逦5逡逑030邋■邋v邋v邋u邋y邋j邋:逦!邋jvV逡逑ll逦n逦h逡逑0.20r逦1逦I逡逑li邋£r逡逑D.10-逦l逡逑-逦\逦y逡逑0邋I)q逦?一 ̄ ̄^ ̄一w、y2:丨逡逑P-邋V/m邋p ̄-逦--—逦_I逦I逡逑°-40邋VkAM,Iv\j\^逡逑0.30邋"邋r逦ij逡逑il逦l£)0逦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贞姬;;对工科《电磁场理论》课程的几点思考[J];南方医学教育;2011年02期

2 江俊勤;电磁场理论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7年06期

3 高喜;;“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32期

4 赵瑾;孙玉发;吴萍;;“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年01期

5 邹玉华;;研究生课程“高等电磁场理论”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6期

6 初广前;王坤兰;王旭光;;浅析《电磁场理论》学习过程[J];科技信息;2011年29期

7 佟华;;经典电磁场理论体系的建立[J];硅谷;2011年22期

8 张华美;徐立勤;;《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J];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9 李锦屏;;电磁场理论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光盘技术;2008年10期

10 葛文萍;贾振红;山拜·达拉拜;;探索解决电磁场理论难教难学的方法[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华;王博文;张惠娟;杨文荣;吕殿利;;电磁场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杜晓燕;张水莲;雷雪;安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磁场理论基础”考核成绩分析[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3 张东升;仲伟纲;董克江;;电磁场理论的对称与统一[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李立峰;;光栅的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曾清平;;关于电磁场理论中的问题[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胡伟东;陈重;吕昕;;电磁场理论的精品教学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景海;周辉;程引会;吴伟;李进玺;马良;赵墨;;系统电磁脉冲空间电荷层振荡特性理论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8册(辐射研究与应用分卷、同位素分卷、核农学分卷、辐射物理分卷)[C];2013年

8 佘卫龙;;从经典电磁场理论直接导出光辐射能量量子化公式[A];第十一届基础光学与光物理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曾清平;;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不同意见[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马富银;吴九汇;;声振舒适性中的组织力学行为[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通讯员 王辉东 陈健;奋发求知为报国[N];科技日报;2002年

2 刘秀凤;新型装置促使燃烧更充分[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郑立琪;孙忠良:情倾“天网”五十年[N];科技日报;2008年

4 贾凤山;科学没有终结[N];解放军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庚伟;海洋感应电磁场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吴元元;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磁场理论以及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刘荧;辅助场时域有限差分法及其在平面周期性结构电磁特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志成;经典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及社会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欧红叶;电磁场理论教学中某疑难问题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3 冯娜;基于径轴向复合磁场发电机电磁场理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邓海;电磁场理论教学中某些疑难问题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5 于在宇;基于电磁场理论的医用三维定位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兰琳琳;一类具记忆项的电磁学方程解的能量衰减方式[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7 辜永红;电磁场教学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部分内容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文凡;WPT系统对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影响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9 张云;图像处理和计算电磁学获取生物信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于利亚;RFID系统天线辐射场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7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27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