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长江口邻近海域波浪场数值计算

发布时间:2020-09-27 16:24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受到季风和台风作用,风浪和涌浪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海洋中的海浪具有巨大的能量,在台风期间,强风产生的巨浪直接影响到各种海洋工程以及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进行海浪的数值计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国内外波浪数值模型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特别是海浪数值模式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应用做了简单回顾。对当前应用较广的三种海浪数值模式(波能平衡方程模型;缓坡方程模型;Boussinesq方程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考虑到波能平衡方程模型能方便地处理各种形式的能量输入和耗散,适用范围大,但不能很好地考虑绕射作用,而缓坡方程模型适用的计算范围相对较小,在水深较浅,地形复杂,波浪折射绕射现象明显的区域计算精度高于波能平衡方程模型,为了提高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波浪数值计算的精度,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能量平衡方程的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模型和基于抛物性缓坡方程的REF/DIF模型嵌套计算的方法进行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波浪场的数值计算。 长江口作为一个中等强潮河口,潮汐潮流对长江口的波浪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为考虑长江口水位变化和水流对波浪的影响,采用成熟的二维流场模型模拟实际流场,并引入到波浪计算中,考虑了水位变化和流对波浪传播和变形的影响,与实测资料的验证表明,考虑了水位变化和流的影响后有助于提高波浪模拟的精度。 在计算结果验证比较合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不同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一般大风)作用下,SWAN和REF/DIF嵌套方法下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波浪场分布计算,并重点讨论了长江口外水域由于波浪折射绕射所致的波高分布和波向变化,以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波浪分布状况;最后讨论了潮汐潮流对长江口不同区域波浪计算的影响。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P731.22
【部分图文】:

示意图,控制点,计算网格,入射方向


图3一4以N点为控制点的计算网格生成示意图浪平均入射方向选取不同的坐标旋转点(见表3.1),尽注的重点区域。表3.1波浪平均入射方向与坐标控制点的选取均入射方向(“)45或315‘00<360三135‘225<315坐标旋转控制点的选WSENl6

示意图,控制点,计算网格,入射方向


第三章R卫F乃IF模型与S认叭N的嵌套波波浪平均入射方向向图3一3以E点为控制点的计算网格生成示意图rl象波浪平均入射方向!馨鬃控制区域图3一4以N点为控制点的计算网格生成示意图根据波浪平均入射方向选取不同的坐标旋转点(见表3.1),尽量保证计算范围覆盖所关注的重点区域。表 3.1波浪平均入射方向与坐标控制点的选取波浪平均入射方向(“)O丛00‘45或 315‘00<36045‘风三135135<氏‘225225<氏 <315坐标旋转控制点的选取WSENl6

程序流程图,嵌套,程序流程,波浪场


图3一实现与sWAN嵌套计算的RE以DIF程序流程考虑实际水位变化和海流影响下S场人N模式与REF心IF模型嵌套计算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波浪场的计算流程如图3一6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君;石晓勇;张传松;王丽莎;黄爽;刘东生;;春季黄东海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11年09期

2 阳志文;柳淑学;李金宣;孙忠滨;;波浪传播的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耦合模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1年03期

3 张宾;章飞军;郭远明;晁文春;苗振清;;舟山渔场海域春夏季氮磷分布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限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军;朱建荣;张经;;夏末长江口外海区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周锋;黄大吉;张经;苏纪兰;;2006年夏季长江口外缺氧现象的观测和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王凯;陈斌;;长江口外海域悬浮泥沙输运的初步数值模拟[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王凯;陈斌;;东海三定点周日海流观测的准调和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谢清海;;开敞式海域海堤防护设计探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滩涂利用与生态保护)[C];2006年

6 马进荣;张晓艳;张行南;;大通至长江口洪水演算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谢清海;;开敞式海域海堤防护设计探析[A];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委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吴华林;王永红;沈焕庭;;长江口入海泥沙扩散与沉积分布——兼论长江河口入海泥沙通量[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

本文编号:2828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28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