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北大西洋涛动位相转换数值和观测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17:18
   本文首先借助一个非线性准地转正压模型,数值模拟了基本西风气流的强弱、不同空间分布的天气尺度扰动涡对北大西洋涛动(NAO)位相转换的作用,以及大尺度双波地形对其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试验发现,适当弱的基本西风气流有利于下游系统西退使NAO由正(负)位相转换为负(正)位相;振幅强、活动范围大的天气尺度扰动波是NAO由负位相转换为正位相的有利条件,而加强并向北移的天气尺度扰动波是NAO由正位相转换为负位相的有利条件;叠加上大尺度双波地形后,NAO由正(负)位相转换为负(正)位相的个例数减少。对这一结论的理解,可采用有限振幅的罗斯贝波相速度公式。当基本西风气流(u_0)越小,导致波动相速度(C_p)越容易出现负值,即下游系统越容易西退至中心,而原中心的模态将不断减弱,最终使中心的位相发生位相转换;当天气尺度波越强,就会产生较大振幅的波动,波动振幅(M_0)的值越大,就会导致波动相速度(C_p)越容易出现负值;大尺度双波地形的存在使中高纬度的基本西风气流增强,从而使得波动相速度(C_p)越容易出现正值,不利于下游系统西退。 除了基本流、天气尺度涡以及地形这些局地因子会对NAO位相转换的有影响,在大气中海温、热带季节内振荡等多种外强迫因素对NAO位相转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本文利用热带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双变指数(RMM)和NAO指数,通过运用K均值聚类法将冬季北大西洋及欧洲地区的天气型态分为4种不同的流型,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内8种不同位相的热带季节内振荡(MJO)与这4种流型的年际变化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试验发现,K均值聚类法划分得到的不同位相NAO的天数能很好地反映NAO指数;无论是在1978-1990阶段(简称P1阶段)还是在1991-2010阶段(简称P2阶段),MJO第三(六)位相超前影响NAO正(负)位相;但在P1阶段存在NAO的位相转换,当MJO处于第一位相时,NAO由弱的负位相转换为NAO正位相,当MJO处于第六位态时,NAO由正位相转换为NAO负位相;而在P2阶段NAO并没有明显的位相转换,当MJO处于第一位相时,NAO由偶极子结构转换为波列结构。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P73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北大西洋涛动的概况
    1.2 北大西洋涛动的天气、气候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2 资料和方法
    2.1 所用资料
    2.2 所用方法简介
3 北大西洋涛动位相转换的数值研究
    3.1 引言
    3.2 数值模式
        3.2.1 模式方程
        3.2.2 初始场
        3.2.3 扰动场(强迫场)
    3.3 NAO 负位相转正位相的数值模拟
        3.3.1 无地形条件下的数值模拟
        3.3.2 大尺度双波地形条件下的数值模拟
    3.4 NAO 正位相转负位相的数值模拟
        3.4.1 无地形条件下的数值模拟
        3.4.2 大尺度双波地形条件下的数值模拟
    3.5 本章小结
4 热带季节内振荡与北大西洋涛动位相转换的关系的初步研究
    4.1 引言
    4.2 北大西洋地区 4 种天气型态的特征
    4.3 MJO 8 种位相及其特征
    4.4 MJO 的 8 种位相与北大西欧洲地区 4 种天气型态的关系
    4.5 MJO 位相与北大西洋涛动位相转换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平;A New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Index and Its Variability[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3年05期

2 李崇银;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J];大气科学;1990年01期

3 武炳义,黄荣辉;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极端异常变化与东亚冬季风[J];大气科学;1999年06期

4 龚道溢,王绍武;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比较及其年代际变率[J];大气科学;2000年02期

5 李崇银,龙振夏,穆明权;大气季节内振荡及其重要作用[J];大气科学;2003年04期

6 刁一娜,李建平,罗德海;阻塞流场与瞬变涡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J];大气科学;2004年06期

7 沈学顺;木本昌秀;;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J];大气科学;2007年01期

8 杨莲梅;张庆云;;北大西洋涛动对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8年05期

9 李晓峰;李建平;;南、北半球环状模月内活动的主要时间尺度[J];大气科学;2009年02期

10 谭桂容;陈海山;孙照渤;邓伟涛;;2008年1月中国低温与北大西洋涛动和平流层异常活动的联系[J];大气科学;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870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70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8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