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管制员的注视及遗忘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航管制员的注视及遗忘特征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管制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注视及遗忘特征,利用雷达管制模拟机模拟真实情况下的管制工作,设定不同的航空器数量,并利用Tobii X2—60眼动仪记录相关情况下管制员的眼动数据。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将航空器和跑道作为兴趣区,对兴趣区实行动态划分,并统计管制员在各区域的注视时长与遗忘时长。结果表明:被试在工作过程中对各兴趣区的注视时长分配不平均;但是对各兴趣区的注视时长分配与航空器出现的次序没有显著关系;而且随着航空器数目的变化,被试注视区域的位置分布也随之改变;且随着航空器数目的增加,被试遗忘的兴趣区数目增加,对兴趣区的总遗忘时长也随之增大。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国家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关键词】: 眼动仪 动态兴趣区 遗忘特征 管制员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333112) 中国民航安全能力建设经费(TMSA1434/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3122014B007)资助
【分类号】:V355.1
【正文快照】: 中国民航安全能力建设经费(TMSA1434/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3122014B007)资助近年来,随着航空器数量的增加,民航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也随之增大,管制员的人为差错成为影响空管安全的最主要因素[1],管制员人为差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管制员“错忘漏”。其中,管制员对信息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文;;特情处置及复杂天气情况下管制员的参与作用[J];空中交通管理;2001年01期
2 闫克斌;从通话用语的不标准看管制员的选拔与培养[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霍志勤;;管制员的心理预设[J];空中交通管理;2003年06期
4 曹勇;周伟;侯卫东;;论见习管制员的培训[J];江苏航空;2004年01期
5 项恒,项成芳,赵嶷飞;两种空管自动化系统中管制员可靠性研究[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陈加建;张小臣;;南京空管中心管制员特情英语培训班开班[J];空中交通管理;2005年05期
7 李凡;;论如何提高管制员特情处置能力[J];空中交通管理;2005年06期
8 蔡文雄;;管制员应该学会说“不”[J];空中交通管理;2005年06期
9 张平;;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提高管制员培训质量[J];空中交通管理;2006年01期
10 刘晓东;张莲弟;;运行中心正式启用管制员电子交接班系统[J];空中交通管理;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海燕;罗晓利;;基于人因工程学的管制员“错、忘、漏”雷达模拟机训练研究[A];2013年中国通用航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徐肖豪;李国龙;高伟;;管制员工作负荷与扇区容量评估[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王学龙;冯兴涛;;浅谈管制班组资源管理[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南空管分局 傅永强;见习管制员培养基础第一,速度第二[N];中国民航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芳芳;女子“胜”男有多“难”?[N];中国民航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芳芳;管制员的压力究竟有多大?[N];中国民航报;2012年
4 李芳芳;管制员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N];中国民航报;2012年
5 华北空管局北京区域管制中心 杨博;提高管制员心理素质 确保管制指挥安全[N];中国民航报;2013年
6 任东辉 民航河南空管分局;打造一流班组 提高管制员队伍素质[N];中国民航报;2014年
7 民航青岛空管站 黄久龙;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管制员不良心理[N];中国民航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吴丹 通讯员 李亚林;以柔克刚的“空中女交警”[N];中国民航报;2010年
9 本报通讯员 冯铮;“空中交警”如何完成走向独立的蝶变?[N];中国民航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赵继岚;谁能当管制员?[N];中国民航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征;空域容量评估与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莉莉;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姚虹翔;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肖瑜;空中空中管制员工作负荷监测与分析系统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树峰;进近管制员工作负荷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9年
5 于光大;基于SPES模型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1年
6 解小帆;管制员绩效考核系统的构建与实现[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5年
7 王秉淳;基于空中交通复杂性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张蕾;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系统及扇区容量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袁珍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岗位匹配测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洪安;空管管制员工负荷量化数据收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8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08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