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

发布时间:2016-12-04 16:56

  本文关键词: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开发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侨大学》 2012年

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

闫瑞晶  

【摘要】: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坍性好的优点,广泛应用于铁路、桥梁、水利工程中。醚类聚羧酸减水剂作为新型的减水剂,现有的文献较少,本论文致力于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步合成,工艺简单,产物纯度高,生产成本低。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制定实验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理论分析,初步确定聚合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而分别研究不同分子量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的最佳聚合工艺,并将不同分子量的APEG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醚类大单体,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APEG混合可以改善聚合活性较差的单体的分散性能。 (2)在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下,APEG700型醚类聚羧酸减水剂A-A初始净浆流动度高达271.00mm,经时损失为5.50mm,减水率为25%,3d、7d、28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6.93MPa、17.06MPa、24.49MPa;APEG1200型醚类聚羧酸减水剂B-B初始净浆流动度高达266.50mm,经时损失为10.50mm,减水率为31%,3d、7d、28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5.47MPa、17.90MPa、25.24MPa;APEG2400型醚类聚羧酸减水剂C-C初始净浆流动度高达264.00mm,经时损失为7.50mm,减水率为32%,3d、7d、28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21.39MPa、23.86MPa、33.12MPa。实验结果表明APEG型醚类减水剂减水率高,抗压强度大,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好。 (3)APEG2400的改性研究和新型大单体的制备。首先通过APEG2400与邻苯二甲酸酐发生酯化引入羧基和酯基,然后再与AA、AMPS聚合,产物的初始净浆流动度不高,且经时损失大。本论文采用目前研究较少的OP-10作为酯化原料,先与MAA酯化生成OP-MAA大单体,然后再与MAA、AMPS聚合,产物水溶性差,分散性能不好。 (4)研究改性聚醚TPEG2400对不饱和单体的选择性,进而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聚合工艺,引入第四单体丙烯酸甲酯,研究产物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聚醚类超塑化剂在掺量0.25%时,初始净浆流动度高达281.00mm,经时净浆流动度为277.00mm,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减水率高达33%,3d、7d、28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3.02MPa、25.14MPa、33.51MPa。 (5)采用红外、紫外、扫描电镜等现代分析仪器对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及水化过程表征,并测定其砂浆性能。研究了掺量、pH、放置时间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此外还从放大效应、实验重复性方面探讨了醚类超塑化剂的实际应用性。研究表明本论文制备的聚醚型减水剂性能优异,减水率高,分散性好,抗压强度大,久置能提高净浆流动度,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528.04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英鹭;赵冰;邱红;王欣;郭威峰;贾晓宇;王伟;;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王子明;张瑞艳;王志宏;;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技术[J];材料导报;2005年09期

3 房满满;西晓林;林东;殷素红;文梓芸;;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材料导报;2008年03期

4 吕昌裕;;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复配性能的研究[J];福建建材;2010年03期

5 方云辉;于飞宇;;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及其接枝聚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6 郭鑫祺;于飞宇;;早强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制与应用[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7 王东云;靳林;阮雪莲;;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研究进展及应用[J];广东化工;2009年04期

8 张继香;曹红红;韩涛;毋登辉;;聚羧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进程和应用[J];广东化工;2009年12期

9 王书会;颜红侠;马晓燕;黄韵;张启路;;梳状P(MMA-co-MAh)-g-PEGME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J];高分子学报;2008年09期

10 何靖,庞浩,张先文,廖兵;新型聚醚接枝聚羧酸型高效混凝土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峰;伍勇华;金瑞灵;杨守磊;李国新;;聚羧酸系减水剂对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2 寇英鹭;赵冰;邱红;王欣;郭威峰;贾晓宇;王伟;;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龚雁;毛明富;张建荣;刘士荣;倪忠斌;陈明清;;表面活性剂在商品砂浆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2009年02期

4 杨飚;杜志平;张威;李佩秀;;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J];日用化学工业;2009年06期

5 姚立阳;马勤;;水泥与液态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刘吉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09年05期

7 马保国;谭洪波;董荣珍;李亮;张慢;;聚羧酸减水剂缓凝机理的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6期

8 王立久,卞利军,曹永民;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03年02期

9 郑刚;王汝敏;王宏军;熊艳丽;王云芳;;新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PCS的实验研究[J];材料导报;2006年03期

10 房满满;西晓林;林东;殷素红;文梓芸;;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材料导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龙龙;刘治华;;聚羧酸减水剂与早强剂复配效应的研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磊;孙振平;陈柯柯;;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进展[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熊卫锋;王栋民;左彦峰;刘佳;武赠礼;;聚羧酸梳形共聚物的合成及分散性能的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姜艳;杨国武;;用MPEG甲基丙烯酸酯合成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方;何唯平;汤惠工;;强适应性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国云;徐展;胡久宏;陆红;;一种新型梳形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国武;梅名虎;刘俊元;郭成;任雪梅;侯学力;吴志刚;;真空薄层蒸发法制备固体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温金保;王毅;刘兴荣;李克亮;;物理改性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正交试验研究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学贵;何唯平;;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崇智;祁艳军;王金才;尚百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制与应用[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乐峰;聚羧酸超塑化剂的合成、性能和分散吸附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彭雄义;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麻秀星;高固含量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孙炳全;碱性活化水混凝土工艺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胡建勤;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董荣珍;化学外加剂对高性能水泥水化及初始结构形成的调控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李厚祥;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隧道防水工程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8 王子明;“水泥—水—高效减水剂”系统的界面化学现象与流变性能[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9 谭洪波;功能可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庄占兴;氟铃脲悬浮剂加工原理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超;单向荷载、冻融循环及龄期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红敏;水杨酸锌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恩;脂肪族磺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邹敏;规整两亲性梳状共聚物合成及药控释放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5 周忠群;一种高分散性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慧芳;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孙浩;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研究及应用[D];江南大学;2011年

8 胡利勤;乙氧基化法合成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类大分子单体[D];江南大学;2011年

9 张歆;四元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D];江南大学;2011年

10 于爱红;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刚;混凝土制作中的水灰比与减水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杨锦宗,张淑芬;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其工业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1999年02期

3 王立久,卞利军,曹永民;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03年02期

4 王子明;张瑞艳;王志宏;;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技术[J];材料导报;2005年09期

5 郑刚;王汝敏;王宏军;熊艳丽;王云芳;;新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PCS的实验研究[J];材料导报;2006年03期

6 房满满;西晓林;林东;殷素红;文梓芸;;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材料导报;2008年03期

7 王智;孙策;蒋小花;张志伟;;马来酸酐在聚羧酸盐减水剂合成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9年05期

8 杨秀芳;王久儒;;梳型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王子明;刘进强;;新型聚羧酸系超早强复合减水剂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6期

10 徐小军,胡建华,杨武利,陈绍平,杨徐敏,府寿宽;丙烯酸酯类微凝胶的制备及其表征[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国胜;马保国;谭洪波;孙恩杰;;聚羧酸盐梳状共聚物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构性关系研究[A];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崇智;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王子明;“水泥—水—高效减水剂”系统的界面化学现象与流变性能[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廖国胜;聚丙烯酸系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童代伟;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D];重庆大学;2004年

3 邢可;丙烯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谭洪波;聚羧酸系混凝土减水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郭惠玲;聚丙烯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立宁;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郝利炜;高分散性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制备[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保国;谭洪波;孙恩杰;潘伟;;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构性关系研究[J];化学建材;2006年02期

2 石蔚云,张长松;新型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合成[J];化学工程师;2003年02期

3 王淑荣;;高性能减水剂[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86年11期

4 王立久,卞利军,曹永民;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03年02期

5 徐兆付;夏咏梅;张磊;;聚羧酸系水泥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J];应用化工;2008年08期

6 李艳,乔卫红,李宗石;聚羧酸系接枝共聚物分散剂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05年01期

7 戴长飞;;高强度混凝土用减水剂[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0年01期

8 李崇智,冯乃谦,王栋民,侯云芬;梳形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表征及其作用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5年01期

9 刘才林;任先艳;刘松柏;罗世兴;;净浆流动度损失与混凝土坍损的相关性研究[J];粉煤灰;2010年04期

10 周智鹏;王飞镝;武文超;邓海娥;;酯化-共聚合成高效减水剂WD-1[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建良;;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桥梁工程混凝土中应用的对比试验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左彦峰;郭京育;薛庆;;适用于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鑫祺;于飞宇;;早强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制与应用[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郭延辉;郭京育;赵霄龙;薛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世民;许勇;周智;蒋国宝;帅希文;;提高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保塑性能的途径[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保国;谭洪波;孙恩杰;潘伟;;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构性关系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7 王子明;郝利炜;;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方法的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熊卫锋;王栋民;左彦峰;闫艳;;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合成工艺研究[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楚泽鹏;赵明辉;;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合成中具有链转移作用单体的研究与应用[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黎思幸;周娥娜;;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及经济性分析[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遵莉 张振兴 薛艳;[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刘新;[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袁岚;[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混凝土与环境材料研究所 王栋民 刘治华;[N];中国建材报;2008年

5 王华;[N];中国建材报;2011年

6 王铭;[N];中国建材报;2010年

7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孙俊 王子明;[N];中国建材报;2009年

8 郭京育 左彦峰 薛庆;[N];中国建材报;2010年

9 记者袁岚;[N];中国建材报;2009年

10 子玉;[N];中国建材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崇智;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傅乐峰;聚羧酸超塑化剂的合成、性能和分散吸附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麻秀星;高固含量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张慧莉;矿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哲;亚铵法草浆废液固氮技术及木质素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规律[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王子明;“水泥—水—高效减水剂”系统的界面化学现象与流变性能[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7 黄凤远;天然高分子基混凝土减水剂合成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治猛;新型水性高分子混凝土外加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苇;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2 闫瑞晶;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D];华侨大学;2012年

3 吴燮铭;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工业合成及其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齐怿;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对铝酸盐水泥的作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汤国亮;含N、S聚羧酸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表征[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安;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开发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万秀琴;醚型聚羧酸大分子的合成及其在水泥和石膏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3年

8 刘庆鹏;固体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制备[D];济南大学;2013年

9 徐兆付;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卞利军;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醚类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开发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04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c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