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产油微藻的筛

发布时间:2016-12-05 18:24

  本文关键词:产油微藻的筛选、鉴定及其培养条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南大学》 2013年

产油微藻的筛选、鉴定及其培养条件的研究

胡文军  

【摘要】:随着可使用化石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开发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能源已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生物柴油在能源密度、燃烧性能方面与化石柴油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且具有环境友好、可再生等优点,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好替代能源之一。微藻因具有生物量大、含油量高、易培养和生长周期短等优点,被认为是生产生物柴油最佳的原料。 本文以无锡地区采集的水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的藻种筛选工作,从中获得一株较具产油潜力的藻种。利用此藻种进行了油脂提取工艺和油脂快速定量分析、培养条件的优化、两步法培养及污水加糖蜜培养微藻降低微藻培养成本方面的研究;旨在为解决能源微藻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技术储备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从自然界水体中分离出14株微藻,根据形态特点对它们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对其中12株微藻在自养和异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和产油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藻株Y06在12种微藻中的油脂产量和产率最高,经18S rDNA鉴定确定为栅藻(Scenedesmus abundans)。藻株Y06在自养条件下的油脂产率为9.40mg/(L d),在异养条件下的油脂产率为201.29mg/(L d)。 2)根据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确定以氯仿-甲醇做为提取溶剂,以酸热法作为提取方法。根据磷酸香草醛反应建立了快速测定藻种Y06油脂的标准曲线,以此曲线对藻种Y06总脂量的变化进行快速分析。 3)对藻种Y06的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得到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5g/L葡萄糖,3.5g/L蛋白胨,120mg/LKH2PO4·3H2O,1mL/L海绿素,150mg/L MgSO4·7H2O;培养基的其他成分参照BG11。优化条件下藻种Y06经7d培养后的生物量为18.88g/L,油脂含量为24.76%。 4)为了提高藻种Y06的油脂产量和评估培养条件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对其进行两步法培养并分析了培养前后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0d的两步法培养后藻种Y06的生物量、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分别达到23.57g/L、33.49%和7.58g/L;藻种Y06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特别是C18:1(n-9)的相对含量有所上升,但是饱和脂肪酸(S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相对含量有所下降;氨基酸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的总量降低,但丝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却略有增加。 5)为降低藻种Y06的培养成本,本文进行了市政污水(二级出水)和糖蜜培养藻种Y06的初步研究。以污水为培养基对藻种Y06进行培养的结果表明:在不添加硫酸镁、柠檬酸、氯化钙和Na2EDTA的情况下培养7d藻种Y06的生物量可以达到7.56g/L,,与异养BG11培养得到的生物量相当;在葡萄糖浓度为15g/L的异养污水条件下培养7d藻种Y06能吸收80~90mg/L的总磷及210~220mg/L的总氮。糖蜜培养基对藻种Y06培养的结果表明,藻种Y06在水解糖蜜培养基中要比未处理的糖蜜培养基中生长的好;但藻种Y06对糖蜜中的糖不能全部利用,且较高的糖蜜浓度对藻种Y06的生长会有抑制作用。利用污水和糖蜜混合培养基对藻种Y06的培养发现,藻种Y06在不添加氮源的污水和糖蜜混合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好,培养7d后其生物量可以达到11.53g/L。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E66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克厚,朱葆华;微藻的保种技术及其应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刘晨临,王秀良,张学成;卡德藻自养、异养与兼养培养的比较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吴瑞珊;魏东;;微藻高密度培养与冷冻保藏的研究进展[J];水生态学杂志;2009年01期

4 季祥;王金荣;蔡禄;;铁、镉胁迫对富油舟形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J];水产科技情报;2011年05期

5 王菊芳,梁世中,陈峰;几种无机盐对隐甲藻生长和DHA产量的影响[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黄英明;王伟良;李元广;谢静莉;范建华;陶黎明;;微藻能源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与策略[J];生物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7 吕素娟;张维;彭小伟;陈晓琳;刘天中;;城市生活废水用于产油微藻培养[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8 宋安东;刘玉博;谢慧;王风芹;鲍晓明;;利用转座标签mTn-lacZ/leu2插入突变发酵性丝孢酵母2.1368-Leu~-筛选高效产油突变株[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9 孙盈萍;罗巨海;宋国华;;海绿素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探讨[J];石河子科技;2008年05期

10 徐光域,颜军,郭晓强,刘嵬,李晓光,苟小军;硫酸-苯酚定糖法的改进与初步应用[J];食品科学;2005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静;造纸废水培养富油微藻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刘然;粉核油球藻的碳素营养与脂肪酸组成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马帅;海南微藻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及高含油量微藻的筛选[D];海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会刚;黄海亮;郑进;金鑫;;蕈状芽孢杆菌SH-1抗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优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刘彦,张明辉,杨志华;霉变蓝皮上微生物的分离纯化[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3年01期

3 曹向禹,兰云军;磷酸酯加脂剂检测问题的研究(Ⅰ)[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4年03期

4 许冰斌;谢菲;韩瑞枝;黄钧;周荣清;;角蛋白酶生产菌种选育及脱毛应用的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0年04期

5 李双妹;;黄精中多糖提取及其含量的测定[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刘晨临,王秀良,张学成;卡德藻自养、异养与兼养培养的比较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朱明,张学成,茅云翔;醋酸对海链藻生长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江晓路;梁晓婷;曹杰铭;;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中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抗菌活性测定[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梁英;石伟杰;田传远;;微藻总脂含量测定方法概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Jinsoo Kim;Bala P.Lingaraju;Rachael Rheaume;Joo-Youp Lee;Kaniz F.Siddiqui;;Removal of Ammonia from Wastewater Effluent by Chlorella Vulgaris[J];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EVELOPMENT OF BIODIESEL FROM INEDIBLE FEEDSTOCK THROUGH VARIOUS PRODUCTION PROCESSES.REVIEW[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刘倩;韦庆益;刘丽萍;宁正祥;;富马酸单苯甲酯的合成及抗菌特性研究[A];广东省食品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曹妍;杨钦滟;杜木英;阚健全;;山鸡椒油和八角精油抑菌作用的对比[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陈丽园;吴东;夏伦志;赵瑞宏;;畜禽粪便除臭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贺稚非;李洪军;陈今朝;司辉青;;绿茶中真菌的检测研究[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汝德;陈琼;陈惠音;;鸡源双歧杆菌的分离筛选和特性研究[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欧阳清波;潘伟好;李平兰;贾玉春;;淡水鱼虾及猪粪便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性检测[A];北京食品学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8 刘振强;陆向红;晏荣军;敖慧;梅晓冬;高婷;计建炳;;高密度高含油率微藻培养研究进展[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为京;陈建爱;杨焕明;;寿光日光温室土壤性状及微生物类群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第二届青年菌物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何鸿洪;王涛;焦成;林纬;黎起秦;;番茄青枯病拮抗放线菌St-145菌株的鉴定[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浩;透明质酸发酵法制备及其复合改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颜日明;聚球藻7942光自养本征生长动力学及其能量利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文振中;生物柴油制备的反应过程强化方法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4 龚志华;茯苓辐照降解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肖晶晶;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朱广用;大豆渣的资源化研究—亚临界水解过程及热解过程[D];上海大学;2011年

7 张芳;微藻油脂合成调控及膜分散原位萃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史应武;内生菌分离筛选及其对甜菜促生增糖效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9 于彩莲;生长调节剂强化龙葵修复镉污染土壤能力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10 葛亚明;葡萄藻在废弃物中培养的适应性及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凡敏;产油脂酵母菌株的选育[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伟;海洋小链霉菌DY2741菌株抗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郭艳萍;抑黄曲霉乳酸菌的筛选及菌种鉴定[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任守利;中药天麻商品规格等级相关性及划分合理性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江怀真;培养条件对海水小球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哲;草甘膦对六种海洋微藻的毒性兴奋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焦媛媛;海洋微藻快速生长及油脂富集技术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胜;高温菜籽粕蛋白质的提取及其酶法改性[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郑春艳;九华山多花黄精皂甙和多糖的分离与纯化[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田文莹;粪鬼伞菌丝体的保藏及生物活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咸漠,葛晓萍;产脂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缪国荣,宫庆礼,王进和,迟同正,赵厚均;单胞藻薄膜袋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3 张庆,钱树本;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几种饵料微藻的影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4 曹春晖,孙世春,麦康森,梁英;30株海洋绿藻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5 魏东,张学成,邹立红,徐年军;细胞生长时期对两种海洋微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张小葵,麦康森,郭健,孙世春;十四株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徐年军,张学成;温度、光照、pH值对后棘藻生长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8 潘克厚,朱葆华;微藻的保种技术及其应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刘晨临,王秀良,张学成;卡德藻自养、异养与兼养培养的比较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周汝伦,孙爱淑,杨震;金藻8701培养的生态条件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媛;铁对几种不同代谢类型微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银华;造纸黑液资源分层多级利用及治理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董芳芳;藻类对造纸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产油微藻的筛选、鉴定及其培养条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5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05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0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