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二氧化锡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12:22
【摘要】:当今环境问题中,大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检测和监控是十分必要的。以二氧化锡为基底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材料是气体传感领域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材料之一,SnO2本身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稳定的化学性质,在其基础上进行掺杂或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材料的电子传输效率,和材料的气体传感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直接高压静电纺丝法结合高温煅烧过程,制备形貌均匀的一维碱土金属复合的二氧化锡纳米棒(Ae/SnO2)。TEM研究表明,添加碱土金属元素后,SnO2纳米粒子尺寸明显降低,由20 nm减小到5-7 nm。MS测试结果表明,Sr/SnO2纳米材料的载流子密度明显增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本实验所合成的Sr/SnO2纳米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对NH3具有较好的气敏特性,检测限可达10 ppm,响应时间为16 s。(2)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法结合高温煅烧处理,制备一维的三氧化二铟复合二氧化锡异质结构纳米棒(ICTOs)。研究发现,In2O3可以提高SnO2的缺陷氧含量和载流子密度。其中,3ICTO(Sn:In原子比为25:0.3)纳米棒在室温条件下对NOx展现出最好的气敏特性。对100 ppm NOx的响应灵敏度可达8.98,响应时间4.67s,最低检测限可达0.1 ppm。(3)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四氧化三钴复合二氧化锡纳米管(CCTOs)。N-型SnO2与p-型Co3O4之间形成p-n结异质结构,这种异质结区域相当于电子传输通道,加快了电子在金属氧化物之间的转移,同时,纳米管状结构有利于气体传输,提高气体传感性能。其中,CCTO5样品对100 ppm NOx最高的响应灵敏度可达30.04,响应时间4 s。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34.32;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正民;;生产二氧化锡的新方法[J];云南化工技术;1983年01期

2 刘立尧;二氧化锡中铅、铜、铋的导数极谱测定[J];冶金分析;1987年03期

3 杨林宏,张建成,沈悦;分散剂对纳米相二氧化锡制备的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姚程;盛嘉伟;张俭;;叶腊石基锑掺杂二氧化锡复合导电粉体的制备及电性能[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5 ;用二氧化锡作发热体生产中碱玻璃纤维[J];玻璃纤维;1973年01期

6 李国盛;;用国产二氧化锡配制乳白釉[J];陶瓷;1986年01期

7 杨国栋;;锡精矿化学法制取二氧化锡及氧化亚锡的技术实践[J];云南冶金;1987年06期

8 陶东平;;气体还原二氧化锡的非等温过程动力学[J];化工冶金;1988年04期

9 赵兰英,程虎,李翎;三元络合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锡[J];职业医学;1989年05期

10 戴元宁;难选锡中矿液相氧化法制取二氧化锡[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海燕;戴洪兴;何洪;;蠕虫状介孔二氧化锡的合成及表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农永萍;;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锡中铅、铜的研究[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有色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全国锡锑冶炼及加工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汪庆卫;宁伟;蒋守宏;沈玉君;;二氧化锡电极的研究及其发展[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4 汪庆卫;宁伟;蒋守宏;沈玉君;;二氧化锡电极的研究及其发展[A];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娜;李大光;赵丰华;傅维勤;;二氧化锡纳/微米结构材料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刘畅;匡勤;谢兆雄;郑兰荪;;不同贵金属负载的二氧化锡纳米八面体的气敏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陈帅;齐利民;;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的可控合成及其高倍率锂电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陈帅;齐利民;;二氧化锡介晶纳米棒阵列及其复合结构的可控合成与锂电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9 宗福建;李立君;崔晓东;马洪磊;马瑾;张锡健;计峰;肖洪地;;二氧化锡纳米线的生长机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10 李蕾;曲风玉;;分子筛模板法合成二氧化锡介孔材料及其气敏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刚;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汪庆卫;稀土掺杂二氧化锡陶瓷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王磊;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扩展[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管越;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夏鑫;二氧化锡纳米纤维结构构建及其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6 江名喜;配合—水热氧化法合成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末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甘露;纳米二氧化锡气敏薄膜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方丽梅;金属离子改性的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秦苏梅;SnO_2基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宇曦;负载型二氧化锡基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甲醇电氧化催化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许旺旺;SnO_2/导电聚合物异质结构纳米棒阵列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3 李颖;氧化锑锡(ATO)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史雅琪;聚苯胺及其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5 蒋建忠;三维石墨烯基氧化锡多元复合材料的锂电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6 汪文峰;二氧化锡—碳基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15年

7 陈程;氟磷共掺杂二氧化锡(FPTO)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张硕;二氧化锡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及其在量子点敏化光伏电池中的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琳;NO在洁净及掺杂Cu的SnO_2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陈俊超;二氧化锡与伽马氧化铝纳米材料表面结构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50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750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7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