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氨基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23:09
【摘要】:近年来,由冶金、采矿和化工等行业排放的污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吸附作为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常被用于污水中重金属的移除。吸附主要通过重金属离子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间引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达到移除重金属的目的,其中吸附剂的表面区域和吸附位点是影响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它具有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且比表面积大。氧化石墨烯(GO)作为石墨的氧化剥离产物,它除了具有同样大的比表面积外,还含有大量的吸附和化学反应位点,因此常作为吸附剂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进行移除并可通过改性进一步增加吸附位点。氨基酸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利用它们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表面修饰来提高酸性条件下对重金属离子的移除能力,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铅和铜为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为此,本文以石墨为原料,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及一系列氨基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并研究了它们对水中Pb2+和Cu2+的吸附性能。(1)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和电化学氧化法制备氧化石墨(分别标为GO-1和GO-2)并利用超声分散法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随后利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ATR-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衍射仪(XRD)和光电子能谱仪(XPS)对GO-1和GO-2的结构及含氧官能团含量进行表征分析并对两者的氧化度进行了比较。此外还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GO-2的微观形态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GO-1和GO-2在二次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丙三醇和正丁醇等溶剂中的超声分散情况,比较两者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效果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和电化学氧化法均已成功制得氧化石墨且GO-2较GO-1的含氧官能团含量多,氧化度高;GO-2的微观形态为多层片状结构;GO-2在各溶剂中的分散效果和稳定性较GO-1好。(2)以GO-2为原料,使其分别与L-色氨酸(L-Trp)、L-半胱氨酸(L-Cys)、L-赖氨酸(L-Lys)、L-精氨酸(L-Arg)和L-丙氨酸(L-Ala)反应制备一系列氨基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分别标为GO/L-Trp、GO/L-Cys、GO/L-Lys、GO/L-Arg和GO/L-Ala,统称为GO/L-AA)。随后利用ATR-FTIR、XRD、Raman和XPS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最后通过吸附实验比较氨基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对Pb2+和Cu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氨基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均已通过GO-2中羧基和氨基酸中氨基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且它们对Pb2+和Cu2+的吸附效果为GO/L-TrpGO/L-CysGO/L-AlaGO/L-LysGO/L-Arg。(3)以GO/L-Trp为吸附剂,Pb2+和Cu2+为吸附对象,研究了吸附剂含量、溶液初始p H、离子强度、吸附时间、Pb2+和Cu2+初始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此外还对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等温线以及吸附剂循环利用等问题进行探究,并比较GO/L-Trp、活性炭和碳纳米管等碳材料对Pb2+和Cu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最佳吸附剂含量为10mg,p H分别为4和5时,GO/L-Trp对Pb2+和Cu2+吸附效果明显增强,其吸附百分率分别达到95%和98%;离子强度对吸附反应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吸附反应在4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且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其速控步骤为化学吸附;GO/L-Trp对Pb2+和Cu2+的吸附均为单层吸附且两者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22mg/g和588mg/g,优于其它碳材料对Pb2+和Cu2+的吸附效果;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在自然界中是自发进行的;GO/L-Trp在循环利用3次后对Pb2+和Cu2+吸附容量的变化小于5%,因此可以作为吸附剂循环用于水中Pb2+和Cu2+的移除。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27.11;O64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帕力合提·司地克;迪丽努尔·塔力甫;阿依江·达吾列提;;牛骨炭对水溶液中Hg(Ⅱ)吸附性的研究[J];干旱环境监测;2014年01期

2 刘敏敏;于水利;侯立安;;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概述[J];中国工程科学;2014年07期

3 姜玉娟;陈志强;;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03期

4 张颖;鲁岩;赵佳英;姜昭;曹博;宋秋霞;苏光霞;李梦园;;稻壳灰对地下水中铁离子动态吸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5 欧少通;梁新慈;邓家瑜;戴子才;朱梦怡;刘宁;;炭气凝胶微球的合成工艺调控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3年05期

6 刘硕;李振山;汪成运;;酒石酸钾钠(PST)对纳滤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强化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7 程治良;全学军;代黎;晏云鹏;;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用于含Cr(Ⅵ)废水处理[J];化工学报;2014年04期

8 牟超;胡国新;;超声作用对NaCl和MgSO_4溶液在纳滤膜内传质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4年S1期

9 窦丽花;王建家;罗娅君;魏忠;程克梅;;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10 吕波;张鸣;卢爱民;徐江艳;梁剑茹;周立祥;徐峙晖;;响应曲面法优化黄钾铁矾/草酸体系光催化降解甲基橙[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进;多功能介孔硅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程治良;外场强化光催化与气—液反应处理污染物的过程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3 姜立萍;新型聚合物—无机复合微凝胶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4 赵曜;透水性沥青路面对路面径流中重金属的控制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5 张国威;Pb(Ⅱ)在活性污泥中的吸附特性及形态迁移规律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6 肖正辉;炭气凝胶及其改性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7 毕强;电化学处理有机废水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婷;“磁性海泡石/好氧微生物”耦合体系处理苯酚/铬复合废水的特性及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2 张嫔;超声波对几种重金属相互沉淀的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何钜华;金属离子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周超;两性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耿常乐;聚电解质/无机矿物复合纳滤膜的仿生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6 晋瑞杰;电化学联合工艺实现含镍废水的资源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王茜茜;原位生成二氧化锰对水中微量重金属的去除效能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周璇;水热法合成碳纳米材料去除水中镉和铅离子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肖俊绚;磁混凝与SBR组合工艺处理餐饮废水的试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10 徐玉红;小麦面粉基脂肪替代物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1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751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