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反应器光催化评价方法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反应器光催化评价方法的研究
【摘要】:光催化技术处理污水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特点,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光催化研究方法存在着不够精细化的缺点。随着对精细化和微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流动型微反应器的光催化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传统光催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毛细管微反应器对多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和研究;结合偏压实验与自由基活性评价实验,研究了其光催化作用机理,并对可能影响微反应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具体研究如下:(1)通过传统方法和微反应器对不同尺寸ZnO及ZnO/Zn2SnO4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小尺寸ZnO的光催化活性高于大尺寸的ZnO,而光稳定性却不如后者。被适量Zn2Sn04修饰后的ZnO/Zn2SnO4混合物在催化活性和光稳定性方面均有所提高。(2)通过在传统方法下的偏压实验和微反应器下的自由基验证实验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使催化剂表现出催化活性的活性物种为空穴和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并未参与其中。(3)对微反应器内染料溶液的流速、催化剂沉积量以及染料溶液的浓度进行调控。研究表明,流速与微反应器长度的综合因子与降解速率之间的关系符合指数方程;催化剂沉积次数为两次时表现出最佳的效果,进一步增大催化剂的沉积量将会减弱微反应器的催化性能;染料溶液浓度越高,降解效率越低,与传统方式下的结果一致。(4)对比传统催化方式和微反应器下的催化降解,发现微反应器的催化效率要高于传统方式下的。通过对微反应器的利用,实现了在光催化领域中精细化和微量化研究的要求。
【关键词】:ZnO 光催化 自由基 微反应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3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7-8
- 1.2 水污染的常规处理方法8-10
- 1.2.1 电化学处理法8-9
- 1.2.2 吸附处理法9
- 1.2.3 生物处理法9
- 1.2.4 膜分离技术9-10
- 1.2.5 光催化氧化法10
- 1.3 半导体光催化剂简介10-11
- 1.3.1 ZnO的结构和与应用10-11
- 1.3.3 ZTO的结构与应用11
- 1.4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11-14
- 1.4.1 形貌控制11-12
- 1.4.2 贵金属负载12-13
- 1.4.3 离子参杂13-14
- 1.4.4 半导体复合14
- 1.5 一般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14-15
- 1.5.1 固相合成法14-15
- 1.5.2 液相合成法15
- 1.5.3 气相合成法15
- 1.6 光催化反应的一般机理15-16
- 1.7 微反应器在光催化中的应用16-17
- 1.8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发展趋势17
- 1.9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17-19
- 第2章 实验部分19-24
- 2.1 实验药品19
- 2.2 实验仪器19
- 2.3 测试与表征19-21
- 2.4 实验方法21-24
- 第3章. 传统方式下光催化剂性能评价24-33
- 3.1 本章引言24
- 3.2 光催化剂的制备24-25
- 3.2.1 两步法制备ZnO24-25
- 3.2.2 水热法制备ZnO25
- 3.2.3 水热法制备ZnO/ZTO混合物25
- 3.3 光催化剂粉体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25-26
- 3.4 光催化剂粉体的SEM分析26-27
- 3.5 两种ZnO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27-28
- 3.6 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28-32
- 3.6.1 ZnO尺寸与催化活性的关系评价28-29
- 3.6.2 ZnO与ZnO/ZTO混合材料的催化性能评价29-31
- 3.6.3 定向移动光生电子对催化性能影响分析31-32
- 3.7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微反应器下连续流动型催化评价33-47
- 4.1 本章引言33
- 4.2 不同催化剂材料的性能分析33-35
- 4.3 自由基在催化过程中的活性评价35-38
- 4.4 影响微反应器催化性能因素分析及对比传统催化效率38-46
- 4.4.1 注射速率与反应速率关系研究38-42
- 4.4.2 ZnO沉积量对催化性能评价42-44
- 4.4.3 对比传统光催化44-46
- 4.5 本章小结46-47
- 第5章 结论47-48
- 5.1 结论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5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亚锋,赵阳,辛峰;微反应器研究及展望[J];化工进展;2004年05期
2 刘娟;郑成;陈永亨;;微反应器的研究与进展[J];广州化工;2005年06期
3 刘涛;;欧洲微反应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J];现代化工;2007年10期
4 骆广生;王凯;吕阳成;徐建鸿;邵华伟;;微反应器研究最新进展[J];现代化工;2009年05期
5 庞U_雄;;浅谈微反应器的特点及应用[J];科技资讯;2010年24期
6 钱伯章;;微反应器开启高效精细化工时代[J];化工装备技术;2011年04期
7 黑瑟尔·沃尔克,勒韦·霍尔格;微反应器研究与应用新进展[J];现代化工;2004年07期
8 李斌;;微反应器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J];精细化工;2006年01期
9 姚华堂;于新海;王正东;涂善东;;微反应器中的微制作技术[J];微细加工技术;2006年02期
10 翟彦青;徐新;宋永吉;蒋力培;;甲醇水蒸汽重整微反应器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栋;吴舰;马晓明;;微反应器控制芳烃绿色硝化研究[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刘芸;万晶晶;刘宝红;孔继烈;余承忠;杨原;;蛋白分析的高效酶解微反应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葛皓;陈光文;袁权;李恒强;;微反应器用于烃类选择氧化——催化剂的壁载[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高飞;马光辉;王平;苏志国;;生化微反应器的构建与应用[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朱俊;王方军;陈锐;程凯;叶明亮;邹汉法;;离心辅助的糖蛋白微反应器用于N-糖蛋白组学[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2012年
6 杨九龙;李剑锋;路勇;何鸣元;;微纤多孔材料结构化微反应器中的苯硝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李剑锋;王苗苗;杨九龙;王红;路勇;何鸣元;;基于烧结微纤复合结构材料微反应器中氢气的催化燃烧[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8 王俊;郭育华;朱学林;刘刚;田扬超;;陶瓷微加工工艺及陶瓷微反应器的制作研究[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9 陈彩风;刘军;骆英;徐祥宁;;活性炭微反应器法制备PZT压电纤维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施tb;王玉军;骆广生;;膜分散微反应器制备纳米ZnO颗粒[A];第六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可喜;日本积极发展“绿色化学”技术[N];中国建设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钱淼;微凸台阵列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理论研究与设计优化[D];浙江大学;2014年
2 何懿;利用通用型聚二甲基硅氧烷微孔阵列微反应器研究空间堆叠因素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陈e,
本文编号:958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95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