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矿化剂和温度对水热法合成碳酸锶晶体形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8 00:13

  本文关键词:矿化剂和温度对水热法合成碳酸锶晶体形态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碳酸锶 水热法 矿化剂 束状集合体


【摘要】:以氯化锶、硝酸锶为原料,碳酸氢钠、苯甲酸钠等为矿化剂,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束状碳酸锶晶体聚集体。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苯甲酸钠的作用和聚集体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苯甲酸钠对碳酸锶晶体束状聚集体的形成有显著作用,得到的晶体产物束状结构形态特征明显、均匀性好;同时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晶形完好的碳酸锶晶粒的形成。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碳酸锶 水热法 矿化剂 束状集合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2004,21663007)
【分类号】:O782;TQ132.33
【正文快照】: Effect of Mineralizer and Temperature on the Morphology of Sr CO3Crystal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QIU Zhi-hui1,RUAN Qing-feng2,ZHOU Jia-wei1,HUANG Jie-yi2,JIAO Can2(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y,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淮,郑坚,张晟,叶翠,刘世远;碳酸锶废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及治理方案[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2期

2 刘祥丽,陈学玺;碳酸锶生产方法及前景[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2年12期

3 郭志余;田青刚;陈英军;;高纯碳酸锶粒径的评价方法与生产控制手段[J];无机盐工业;2006年05期

4 杨晓刚;;碳酸锶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J];河南化工;2006年09期

5 孟朝红;贾占水;;我国碳酸锶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方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年08期

6 刘述平;;荧光级碳酸锶的制备工艺技术[J];矿产综合利用;2007年06期

7 乌云;王少青;;碳酸锶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7期

8 朱泽民;杜治国;葛恒波;;X射线荧光光谱法无标样分析工业碳酸锶[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年09期

9 任惠锋;马玉斌;胡建斌;;碳酸锶生产工艺及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06期

10 李霞;赵美敬;王莹;郭永欣;郭兰疃;李光明;;工业碳酸钡中碳酸锶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J];无机盐工业;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鹏飞;陈远荫;王少阶;;沉淀法从天青石制备纳米碳酸锶[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碳酸锶产业有待升级[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记者 王宏伟;青海大型碳酸锶项目投产[N];中国化工报;2005年

3 记者 胡爱民 通讯员 刘真;黄石建设世界级碳酸锶基地[N];中国化工报;2006年

4 贾占水;碳酸锶发展步入高成长期[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记者 黄宣传、特约记者 万金光、通讯员 刘真;黄石将建成新的碳酸锶基地[N];湖北日报;2006年

6 金墨坛;碳酸锶供需平衡价格回升[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晓军;碳酸锶污染让人忧[N];重庆日报;2003年

8 杨廷成;柴达木盆地建全国最大碳酸锶生产基地[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科友 德芳;为了“巨人”的健康[N];重庆日报;2005年

10 华林证券 谭锡文;红星发展 底部的“宝钛”潜力大[N];上海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立硕;离子液体中纳米碳酸锶形貌可控合成及其成核动力学[D];广西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婷婷;发光级碳酸锶的制备及其应用[D];江南大学;2009年

2 张莉;锶渣绿色制备超细碳酸锶的工艺条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刘建明;高纯碳酸锶清洁生产工艺基础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薛威;碳酸锶对Al-Si-Al_20_3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苏智敏;天青石制备碳酸锶工艺及性能改进[D];重庆大学;2012年

6 师连阁;多元醇溶剂热法制备碳酸锶微结构[D];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

7 潘旭杰;微纳米氧化钇形貌调控与合成及纳米碳酸锶的制备[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何倩;纳米碳酸锶的分散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0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990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e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