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静电场强化渗透汽化过程
本文关键词:不对称静电场强化渗透汽化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电场 电场梯度 介电常数 渗透汽化 共沸物 脱水
【摘要】:渗透汽化是一种绿色、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有机物脱水,水中回收贵重有机物、有机-有机体系分离领域中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于聚合物膜而言,由于分离选择性/渗透性之间存在的trade-off现象,使得两者存在上限关系。因此,改进膜系统分离性能的研究已成为渗透汽化分离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商品聚乙烯醇膜,以渗透汽化过程分离二元混合物为例,通过在膜的两侧放置形状不同的电极,并使渗透侧的电场强度大于原料侧的电场强度,建立不对称静电场强化渗透汽化过程,使极性分子在电场梯度力的作用下,偶极矩发生变化,加速向渗透侧迁移,又因二元体系中不同物质极性不同,所受作用力不同,导致迁移速率不同,从而可以在提高渗透通量的同时提高分离效果。以89.4 mo1%的乙醇/水共沸物溶液为原料,考察了电场梯度、温度等条件对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耦合场传质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附加不对称静电场的耦合过程较传统的渗透汽化过程的渗透通量有很大幅度提高,当电压为4 kV、真空度为90 kPa、温度为20℃、电极距离为23.5 mm、针电极接电源正极,板电极接地的连接方式时,渗透通量提高率达37.7%,并且同时提高分离因子。本文还讨论了不对称静电场强化渗透汽化过程在异丙醇,乙二醇以及乙酸乙酯脱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附加不对称静电场在提高渗透通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分离性能。
【关键词】:电场 电场梯度 介电常数 渗透汽化 共沸物 脱水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28.8
【目录】:
- 论文创新点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26
- 1.1 渗透汽化技术8-15
- 1.1.1 渗透汽化概念8
- 1.1.2 渗透汽化的基本原理及分类8-11
- 1.1.3 渗透汽化的特点以及其适用的过程11-12
- 1.1.4 渗透汽化的传递机理12-15
- 1.2 渗透汽化膜材料的选材原则15-17
- 1.2.1 极性相似和溶剂化原则15-16
- 1.2.2 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原则16
- 1.2.3 溶解度参数δ原则16-17
- 1.2.4 定性的亲憎水平衡理论17
- 1.3 渗透汽化的应用17-18
- 1.3.1 有机溶剂脱水17
- 1.3.2 水中微量有机物的脱除17-18
- 1.3.3 有机-有机混合物的分离18
- 1.4 渗透汽化膜分离性能的提高18-23
- 1.4.1 通过膜材料的选择和改性提高膜分离通量及选择性18-21
- 1.4.2 膜过程设计对渗透分离性能的提高21-23
- 1.5 渗透汽化中的膜污染问题23-26
- 第二章 不对称静电场概述及课题的提出26-34
- 2.1 介电泳现象及应用26-29
- 2.1.1 介电泳现象概述26-28
- 2.1.2 介电泳的主要应用28-29
- 2.2 课题提出29-34
- 第三章 不对称静电场强化渗透汽化过程研究34-52
- 3.1 实验部分34-38
- 3.1.1 实验材料34-35
- 3.1.2 实验仪器35
- 3.1.3 渗透汽化过程工艺流程35-37
- 3.1.4 不对称静电场强化渗透汽化过程膜池的设计37-38
- 3.2 渗透汽化的评价方法38
- 3.3 结果与分析38-51
- 3.3.1 电场对渗透通量的影响38-40
- 3.3.2 电场强度对分离因子的影响40-42
- 3.3.3 不对称静电场强化渗透汽化的传质过程42-44
- 3.3.4 温度对渗透汽化耦合场的影响44-51
- 3.4 结论51-52
- 第四章 不对称静电场强化渗透汽化的应用研究52-64
- 4.1 实验部分52-54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52
- 4.1.2 实验仪器52-53
- 4.1.3 试剂的性质53-54
- 4.1.4 不对称静电场强化渗透汽化过程应用研究实验工艺流程54
- 4.2 结果与分析54-62
- 4.2.1 醇类脱水54-59
- 4.2.1.1 耦合场对89.4mol%醇类脱水的影响54-58
- 4.2.1.2 耦合场对68mol%醇类脱水的影响58-59
- 4.2.2 乙酸乙酯脱水59-61
- 4.2.3 不同有机物脱水体系比较61-62
- 4.3 结论62-64
- 第五章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2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72-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宾兵,李继定,陈翠仙;渗透汽化膜传递理论研究的进展[J];水处理技术;2000年05期
2 蒋晓钧,施艳荞,陈观文;有机液优先透过渗透汽化膜[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0年02期
3 韩宾兵;“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专题“渗透汽化透水膜及其过程关键技术开发”通过验收[J];膜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4 阎建民,陈观文;渗透汽化脱水技术及其在酯化工业中的应用[J];现代化工;2001年08期
5 阎建民,陈观文;渗透汽化-蒸馏-酯化反应耦合过程动力学[J];膜科学与技术;2002年05期
6 陈翠仙;李继定;潘健;张庆武;;我国渗透汽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2007年05期
7 张晓颖;邓新华;孙元;;有机液优先透过渗透汽化膜的应用发展[J];材料导报;2007年10期
8 李增文;;优先透有机物渗透汽化膜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2期
9 由涛;陈龙祥;张庆文;张继民;洪厚胜;;渗透汽化方法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10 罗建泉;伊守亮;苏仪;陈向荣;苏志国;万印华;;渗透汽化法从丙酮-丁醇-乙醇中分离浓缩丁醇[J];化学工程;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翠仙;李继定;潘健;林阳政;;渗透汽化研究的新进展[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继定;陈翠仙;张庆武;吴晨;;渗透汽化膜技术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A];第4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继定;陈剑;叶宏;王鼎;林阳政;陈翠仙;;渗透汽化节能膜技术及其在石化领域中应用[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马晓华;许振良;袁海宽;;渗透汽化耦合酯化反应精馏研究新进展[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吴光;黄素哲;陈翠仙;李继定;;渗透汽化膜技术在我国的工业化应用[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6 叶宏;李继定;曾楚怡;陈剑;林阳政;陈翠仙;;渗透汽化膜技术及其在石化领域中应用[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继定;陈剑;林阳政;陈翠仙;;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应用研究[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新磊;李砚硕;朱广奇;班宇杰;彭媛;金花;刘杰;杨维慎;;金属有机骨架渗透汽化膜[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白露;曲萍;高源;张力平;俞月;田维乾;;纳米纤维素改性渗透汽化膜材料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10 叶宏;冯旭东;梁海燕;王静;张晶晶;于群;;渗透汽化有机膜分离异构体混合物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舟;渗透汽化制膜技术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6年
2 实习记者 胡齐明;跨越四分之一世纪的“膜”界探寻[N];新清华;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宏乾;自主膜技术:挑战传统分离极限[N];中国化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平;渗透汽化醇水分离膜的研制与过程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2 梁斌;脱盐渗透汽化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李杰;亲水/疏水分离膜的自组装及优先透醇膜的放大制备[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白云翔;共聚物渗透汽化膜的制备、结构及分离水中微量有机物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马晓华;催化与渗透汽化双功能膜制备及其反应精馏过程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林;烃(醚)—甲醇体系渗透汽化膜及其传质与集成分离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李琴;天然高分子材料在渗透汽化膜分离己内酰胺—水体系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9年
8 曹绪芝;新型亲水性聚合物—陶瓷渗透汽化复合膜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琨;渗透汽化技术分离醋酸正丁酯粗产品中的微量水及其废水中的有机物[D];广西大学;2005年
10 董永全;醇脱水中空纤维渗透汽化膜及组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凌云;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ZSM-5渗透汽化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尹雪宇;基于渗透汽化膜的海水淡化膜组器的设计与制作[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胡佳煜;渗透汽化催化膜微反应器应用于乙酸丁酯合成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宋影;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渗透汽化膜的制备[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钱江;渗透汽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曹中琦;乙醇发酵—渗透汽化耦合过程膜劣化的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杜广庆;生物丁醇的制备及分离耦合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伟;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小分子与聚合物间的溶解扩散行为[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9 舒自学;中空纤维陶瓷基渗透汽化复合膜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10 胡玉霞;胶原蛋白渗透汽化膜的制备及在分离乙醇/水中的应用[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91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99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