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低介微波陶瓷材料的水热法与固相法合成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03:00

  本文关键词:低介微波陶瓷材料的水热法与固相法合成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热合成法 固相合成法 低介微波陶瓷 Zn_2GeO_4纳米棒 (1-x)ZnAl_2O_(4-x)Zn_2SnO_4固溶体


【摘要】:随着微波通讯向高频段发展,人们对开发低介电常数、高品质因数的微波介质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固相反应法分别合成锗酸锌纳米材料与(1-x)ZnAl2O_4-xZn_2SnO_4固溶体,利用XRD、TEM、SEM、EDS、FT-IR、Raman、荧光光谱以及网络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从而分析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晶体生长及其介电性能等。(1)采用水热法合成Zn_2GeO_4纳米材料,在pH值为7时能合成Zn_2GeO_4纯相,合成的Zn_2GeO_4为单晶核-壳结构的纳米棒,晶体的结晶度较高,合成温度较低,纳米棒长度为50-100nm,长径比恒为3左右,通过调整反应温度来控制纳米棒的尺寸;通过两步反应可以合成长度为500 nm以上的纳米棒,长径比达到8-10;Zn_2GeO_4纳米棒没有氧缺陷,当晶体的平均直径低于22nm时,在287~293.8nm处有较窄的激发峰;由于量子约束效应,随着Zn_2GeO_4纳米棒直径的增大,光致发光激发峰发生红移。Zn_2GeO_4纳米材料在1100℃下具有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r=7.27,Q×f=34,389 GHz,τf=-30.45ppm/℃,致密化温度较低,烧结区间较宽,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较高的温度稳定性。(2)采用固相法合成(1-x)ZnAl_2O_(4-x) Zn_2SnO_4固溶体陶瓷,探究了不同Sn掺杂量对固溶体的烧结行为、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随着Sn含量的增加,该固溶体的XRD衍射角均有规律性的变化,并且偏移规律符合布拉格定律;Sn离子的加入,有利于固溶体晶体的规则生长,大幅度地提高了陶瓷的致密度;在x值为0.4时,(1-x)ZnAl2O_(4-x)Zn_2SnO_4固溶体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εr=8.93(15.28GHz),Q×f=68,200GHz,τ_f=-36.79ppm/℃。
【关键词】:水热合成法 固相合成法 低介微波陶瓷 Zn_2GeO_4纳米棒 (1-x)ZnAl_2O_(4-x)Zn_2SnO_4固溶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微波介质陶瓷简述10
  • 1.2 微波介质陶瓷的主要性能参数10-12
  • 1.2.1 相对介电常数(er)11
  • 1.2.2 品质因数(Q)11
  • 1.2.3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_f)11-12
  • 1.2.4 混合物法则12
  • 1.3 低介微波陶瓷体系12-16
  • 1.3.1 硅酸盐(M_2SiO_4, M = Zn, Mg)12-13
  • 1.3.2 Al_2O_3基陶瓷13-14
  • 1.3.3 R_2BaMO_514-15
  • 1.3.4 MgTiO_315-16
  • 1.3.5 尖晶石系陶瓷16
  • 1.4 微波介质陶瓷的合成方法16-18
  • 1.4.1 水热合成法17-18
  • 1.4.2 高温固相法18
  • 1.5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内容18-20
  • 第二章 实验过程与测试方法20-30
  • 2.1 实验原料20
  • 2.2 实验设备与表征测试仪器20-22
  • 2.2.1 实验设备20-21
  • 2.2.2 表征测试仪器21-22
  • 2.3 陶瓷样品的水热法合成22-23
  • 2.3.1 实验流程22
  • 2.3.2 实验过程22-23
  • 2.4 陶瓷样品的固相法合成23-24
  • 2.4.1 实验流程23
  • 2.4.2 实验过程与烧温曲线23-24
  • 2.5 表征与测试方法24-30
  • 2.5.1 体积密度及线收缩率测试24-25
  • 2.5.2 X-射线衍射(XRD)分析25-26
  • 2.5.3 红外光谱(FT-IR)分析26
  • 2.5.4 拉曼光谱分析(Raman)26
  • 2.5.5 荧光光谱分析26-27
  • 2.5.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27
  • 2.5.7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27
  • 2.5.8 微波介电性能测试27-30
  • 第三章 Zn_2GeO_4微波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30-44
  • 3.1 引言30
  • 3.2 实验过程30-31
  • 3.2.1 样品制备30-31
  • 3.2.2 测试过程31
  • 3.3 结果与讨论31-42
  • 3.3.1 pH值对物相的影响31-32
  • 3.3.2 Zn_2GeO_4的微观结构分析32-34
  • 3.3.3 反应温度对Zn_2GeO_4微观形貌的影响34-35
  • 3.3.4 CTAB对Zn_2GeO_4微观形貌的影响35-37
  • 3.3.5 两步反应对Zn_2GeO_4微观形貌的影响37-38
  • 3.3.6 FT-IR, Raman光谱分析38-39
  • 3.3.7 Zn_2GeO_4纳米棒的微波介电性能39-41
  • 3.3.8 Zn_2GeO_4纳米棒的荧光光谱分析41-42
  • 3.4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1-x)ZnAl_2O_(4-x)Zn_2SnO_4固溶体的合成及其介电性能研究44-53
  • 4.1 引言44
  • 4.2 实验过程44-45
  • 4.2.1 样品制备44-45
  • 4.2.2 测试过程45
  • 4.3 结果与讨论45-52
  • 4.3.1 物相分析45-47
  • 4.3.2 微观结构分析47-49
  • 4.3.3 微波介电性能分析49-52
  • 4.4 本章小结52-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5-66
  • 致谢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瑞珠;车国金;;温度对塑料介电性能的影响[J];电子工艺技术;1983年11期

2 李玲霞,吴霞宛,张志萍,王洪儒;一种设计无机介质材料介电性能的新方法[J];硅酸盐通报;2001年06期

3 陈长庆,吴霞宛,王鸿儒,张志萍;添加物对Ag_2O-Na_2O-Nb_2O_5-Ta_2O_5介电性能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03年03期

4 吴坚强,宁武成,胡伯文,王群;B_2O_3-P_2O_5-SiO_2系陶瓷的相组成和介电性能[J];中国陶瓷;2003年03期

5 李玲霞,吴霞宛,王洪儒,张志萍,余昊明;高频介质系统介电性能与相组成的定量关系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04期

6 徐言超;于晓杰;岳云龙;陈现景;;氧化物玻璃介电性能及研究现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曾宪桥;;钡钛钕系介质材料的烧结和介电性能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5期

8 王寿泰,刘钧壁;船用电缆浸水介电性能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9 刘树全;漆宗能;;加工条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介电性能的影响[J];绝缘材料通讯;1983年04期

10 Marvin L.Bromberg;顾宁君;;介电性能的测量和应用[J];绝缘材料通讯;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智敏;赵淑金;南策文;;不同介电性能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马青;;骨骼肌细胞介电性能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3 马青;;骨骼肌细胞频域介电性能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李建伟;聂延平;程翔宇;;浅谈复合材料制件的高频介电性能[A];中国电子学会化学工艺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崔学民;韩要丛;刘海锋;周济;;水对碱矿渣胶凝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崔学民;韩要丛;刘海锋;曹德光;周济;;水对碱矿渣胶凝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Ⅱ)[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杜慧玲;姚熹;张良莹;;Bi_2O_3-ZnO-Nb_2O_5-CaO四元焦绿石系统相结构与介电性能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张俊吉;袁斌;晁明举;;激光快速凝固法制备织构化二钛酸钡及介电性能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刘韩星;郝华;陈磊;刘洋;熊博;尧中华;曹明贺;;BaTiO_3-BiScO_3基宽温稳定型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1分册)[C];2010年

10 焦岗成;王志育;樊慧庆;;铌酸钾钠基陶瓷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研究[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会静;典型电介质材料的微波介电及吸波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高莉彬;铋基焦绿石铌酸铋镁材料结构及薄膜的介电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欢;铌酸钾钠基材料压电和介电调谐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江婵;低介电常数微波陶瓷材料的制备、介电性能及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海蓉;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与介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徐j;煤焦微波介电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玲霞;亚微米BaTiO_3 X7R MLC细晶陶瓷介质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朱小娜;(Ba,Ca)TiO_3相关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浙江大学;2016年

9 余洪滔;CaCu_3Ti_4O_(12)基陶瓷的制备、结构与介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胡星;改性铅基钙钛矿陶瓷的结构与介电性能[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亚飞;高介电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逸尘;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氰酸酯复合材料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焦一成;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多相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赵旭;二氧化钛基高介电陶瓷的制备及物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张妍;元素掺杂CaCu_3Ti_4O_(12)陶瓷介电性能与电学输运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志伟;Ln_(1.5)Sr_(0.5)NiO_4(Ln=La、Nd)/聚偏氟乙烯介电复合材料[D];浙江大学;2015年

7 李俊伟;溶胶—凝胶法制备Y_(2/3)Cu_3Ti_4O_(12)基巨介电陶瓷及其介电性能调控[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周亚鹏;锡锌元素掺杂的钛酸钡陶瓷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9 杜勇;共沉淀法制备ZnNb_2O_6粉体及陶瓷介电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何山;终端短路法材料介电性能变温测试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91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991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8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