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不同强度等级下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发布时间:2017-10-08 06:27

  本文关键词:不同强度等级下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 导热系数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破坏断面


【摘要】:为了确定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试验设计了3个不同强度等级C50、C60、C70的保温混凝土,并对保温混凝土的导热系数、150 mm的立方体抗压强度、100 mm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100 mm×100 mm×400 mm试块的抗折强度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导热系数和立方体抗压强度逐渐增加,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越来越明显;随着强度等级的增加,保温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逐渐增加,但是折压比逐渐减小,并得出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式;C50保温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破坏断面较粗糙,而C60和C70保温混凝土的破坏断面较平整。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 导热系数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破坏断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371)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011033-1)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0引言 在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1/3[1],建筑节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保温骨料-玻化微珠,是一种集保温、节能、承重一体化的新型混凝土。目前课题组研制出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C35,导热系数最低为0.206 W(/m·K)[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晓波;徐东亮;杨承民;;蜂窝粉煤灰保温混凝土的研制与开发[J];粉煤灰;2007年05期

2 ;北京铭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玻化微珠承重保温混凝土研制成功[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4年03期

3 高莉;刘元珍;李珠;许丽;;冻融作用下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劈裂抗拉性能试验[J];中国科技论文;2014年05期

4 武潮;李珠;赵林;;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3年02期

5 许家文;刘元珍;李珠;王文靖;;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压和抗折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3年12期

6 张会芝;连跃宗;;再生保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3年02期

7 胡达明;;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热工性能检测方法研究[J];砖瓦;2014年02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达明;;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热工性能检测方法研究[A];2013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赵小雨;赵林静;;XPS板外墙保温混凝土无网现浇系统的关键技术[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洛涛;内置保温混凝土墙体结构异军突起[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蒙华;材料创新让混凝土建筑冬暖夏凉[N];中国建材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蒙华;履行社会责任 追求和谐共生[N];中国建材报;2014年

4 记者 常慧 毕德鹏;绿色建筑创新技术前景广阔[N];中国建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钢;再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丽娟;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的尺寸效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武智荣;基于价值工程的再生保温混凝土建筑经济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常晋;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空心剪力墙热工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刘明军;再生保温混凝土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许家文;再生保温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6 江卫涛;不同剪跨比再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与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7 吕冲飞;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高温作用机理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冯伟;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9 李建宇;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10 吴迪;高温作用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柱构件的承载力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92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992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f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