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一种新型检测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01-11 19:23

  本文关键词:一种新型检测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方法 出处:《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氰化物 饮用水 荧光传感器 快速检测


【摘要】:氰化物为剧毒物质,针对氰化物研究出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发现,荧光分子Singapore Tongue(SGT-5)与Hg~(2+)的混合体系(命名为Cyanogen Red,CNR)可以作为新的荧光传感器,对饮用水规定安全阈值内的CN~-实现快速、可视化的检测。当水体中CN~-浓度为0.2~10μmol/L时,CNR的荧光值与CN~-浓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8),并且肉眼可见其荧光红色随CN~-浓度增大呈渐暗趋势。CNR对水体中常见的阴离子如Cl~-,SO_4~(2-),CO_3~(2-),HCO_3~-,NO_3~-和PO_4~-单一体系和混合体系都具有选择性。通过对14种实际饮用水样中滴加10μmol/L CN~-的准确测定,得出该方法相比较传统硝酸银滴定法具有许多优势,不但需样量少(100μL)、耗时短(1 min),而且检测限完全能够满足安全引用水中CN~-的最大允许浓度1.9μmol/L。
[Abstract]:Cyanide is highly toxic substances, the cyanide developed a rapid, visual detection method is very necessary. The study found that Singapore Tongue fluorescent molecule (SGT-5) and Hg~ (2+) hybrid system (named as Cyanogen Red, CNR) can be used as a new fluorescent sensor for drinking water regulations, fast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threshold in CN~-, the visual detection of CN~- in water.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0.2~10 mol/L, CNR fluorescence value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CN~- (R~2=0.998), and visible to the red fluorescence with the increase of CN~- concentration in the darkening trends on.CNR common anions in water such as Cl~-, SO_4~, CO_3~ (2-) (2-), HCO_3~-, NO_3~- and PO_4~- single system and mixed system are selective. Based on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14 kinds of actual drinking water added 10 mol/L CN~-, the method has many advantages. The nitrate silver titration method is compared The potential is not only required less (100 mu L), less time-consuming (1 min),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can fully meet the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of 1.9 mu mol/L. in the safe reference water C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深圳市重金属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009)
【分类号】:X832
【正文快照】: 2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中图分类号:X824文献标识码:A0引言水环境的质量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在当今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下,研究高效实时的水环境检测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如采用气相色谱法与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水体中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莉宁;吕凤婷;胡静;房喻;;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吴忠玉;方浩;徐文方;;基于有机硼酸的葡萄糖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7年07期

3 马文辉;彭孝军;徐群;宋波;;香豆素类荧光传感器[J];化学进展;2007年09期

4 王建涛;杨君;杨青;谢波;;单糖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9年04期

5 苏冬冬;牛浩涛;王莹;何家骐;程津培;;基于咪唑的荧光传感器对磷酸二氢根离子的高选择性识别[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刘希玲;郑明花;金京一;;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0年04期

7 王作辉;王淑敏;;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1年03期

8 程鹏飞;焦书燕;谢恩;刘杰;寇莉;徐括喜;;基于联萘酚的水溶性手性大环荧光传感器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化学研究;2012年06期

9 王敏娟;;非标记型溶菌酶荧光传感器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3年06期

10 马瑾;杨勇;王珊;李文慧;;基于硫桥杯[4]芳烃识别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欢欢;江华;;银离子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于跃;罗,

本文编号:1410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10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