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城市污水污泥的堆肥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发布时间:2016-10-20 08:02

  本文关键词:矿物界面作用与环境工程材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Ⅰ)——污泥再生利用》2005年

城市污水污泥的堆肥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李兴盛  

【摘要】:污水污泥的处置与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污水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方法中,以土地利用方式受到普遍重视。污泥中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磷、钾及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多各微量元素和能改良土壤结构的有机质。同时也含有大量水分、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及某些难降解的有毒物。在土地利用之前对污泥进行堆肥化处理是必要的。把污泥经过堆肥化处理后,使土壤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改善,在城市园林绿地等施用污泥堆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很小,因而这是污水污泥资源化值得提倡的方法之一。

【作者单位】:
【分类号】:X703
【正文快照】:

一、概述 近20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 众对环境质重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为防止水域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据估算,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喜珅,鲁安怀,高翔,赵谨,郑德圣;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J];土壤与环境;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苏才;南忠仁;曾静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途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2 王洋;刘景双;王国平;周旺明;;冻融作用与土壤理化效应的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2期

3 梅惠;城郊部分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简述[J];地质科技情报;2004年01期

4 周涛发,范裕,袁峰,张鑫,岳书仓;铊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铊污染的防治对策[J];地质论评;2005年02期

5 王佳;田素凤;冯雨顺;;天津市国家级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调查及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5期

6 池银花;;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2006年03期

7 李小虎,张新虎,郑朋,张铭杰;土壤矿物学研究综述[J];甘肃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8 李晓蓉,徐美蓉,王晓刚;对甘肃省7个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县(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评价[J];甘肃农业科技;2005年09期

9 赵学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方法[J];甘肃农业;2006年02期

10 陈承利,廖敏;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力章;马少健;乔红光;;环境矿物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A];第十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4年

2 张乃明;史静;褚素贞;;设施园艺土壤质量研究进展[A];2004年中国设施园艺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3 张余良;陆文龙;李妍;;天津蔬菜种植区耕地污染及控制改善技术的现状[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兰椿;周永章;李红中;古志宏;;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进展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艳杰;铁锰氧化物界面反应研究及其环境矿物学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2 李芳;外生菌根真菌吸附重金属特性及其对油松耐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程旺大;水稻籽粒有毒重金属含量的基因型和环境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王济;贵阳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5 蒋益民;湖南省城市与森林的大气湿沉降化学及其作用机理[D];湖南大学;2005年

6 郑洁敏;~(134)Cs与Cu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唐将;三峡库区镉等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及转化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8 柯庆明;水稻对镉累积的遗传生态学特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9 樊金拴;中国北方煤矸石堆积地生态环境特征与植被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王再岚;内蒙古西部公路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小军;诸暨浬浦铜矿区重金属空间变异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秦俊梅;矿区复垦土壤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3 吴晓丽;南通市土壤重金属和农产品(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王小玲;厌氧发酵残余物对铬污染土壤的解毒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周红卫;重金属污染对水花生的毒害及6-BA对其缓解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丹;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刘明美;Cu~(2+)和Pb~(2+)胁迫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及饲草品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张彩峰;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吸附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刘煌;歌乐山隧道施工弃渣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房耀维;乳牛肝菌不同菌株及其与油松形成的菌根苗对Zn、Cd的耐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安怀,卢晓英,任子平,韩丽荣,方勤方,韩勇;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研究[J];地学前缘;2000年02期

2 马东升,张辉;公路重金属污染的形态特征及其解吸、吸持能力探讨[J];环境化学;1998年06期

3 张辉,马东升;城市生活垃圾向土壤释放重金属研究[J];环境化学;2001年01期

4 张书海,沈跃文;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危害[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年02期

5 张辉,马东升;南京地区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7年03期

6 丁园;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J];环境与开发;2000年02期

7 吴大清,刁桂仪,彭金莲,魏俊峰;矿物界面作用与环境工程材料[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8年04期

8 林匡飞,张大明,李秋洪,,项雅玲;苎麻吸镉特性及镉土的改良试验[J];农业环境保护;1996年01期

9 李永涛,吴启堂;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7年03期

10 方凤满,王起超;土壤汞污染研究进展[J];土壤与环境;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昭明;;浅谈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2 侯晓峰;薛惠锋;;遗传算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选址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康丹;;武汉市污水污泥处理与处置规划介绍[J];给水排水;2011年S1期

4 任春梅;;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泥处理处置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5 左薇;田禹;;微波高温热解污水污泥制备生物质燃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宋学顶;陈德珍;王中慧;何炜;;污水污泥裂解目标产物及残焦促进植物生长的研究[J];环境科学;2011年09期

7 周家平;唐强;王丽朋;张力;;污水污泥在富氧环境下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8 李胜华;陈伟玲;;不同堆置措施对园林废弃物堆肥的影响[J];杭州化工;2011年02期

9 汪占鑫;;钢铁厂中央污水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J];广州化工;2011年14期

10 阎俊秀;李琼;崔俭杰;赵玥;;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的分析方法进展[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盛;;城市污水污泥的堆肥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A];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Ⅰ)——污泥再生利用[C];2005年

2 解庆林;王敦球;张学洪;李金城;;污水污泥资源化研究[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陈伟;;高含水率污水污泥复合页岩制备轻质陶粒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清敏;侯树宇;刘曼;李琳;;微生态复合菌制剂堆肥去除畜禽粪便恶臭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恶臭污染测试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隆梦佳;鲁娟;胡承孝;孙学成;谭启玲;;白腐菌对城市污泥堆肥效率及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6 白晓慧;;超声波技术与污水污泥及难降解废水处理[A];’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C];2001年

7 许洲;;解读《城镇污水污泥流化床干化焚烧技术规程》[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明梅;牛明芬;何随成;徐丽;刘峰;;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堆肥发酵影响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爱平;;城市污水污泥综合利用技术方法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李国学;林小凤;张福锁;;堆肥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赵福欣;[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记者 覃燕妮 通讯员 李清明;[N];三峡日报;2008年

3 记者 夏新萍;[N];中国石油报;2003年

4 刘斌;[N];中国包装报;2005年

5 越飞;[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姚伊乐;[N];中国环境报;2009年

7 ;[N];中国包装报;2003年

8 高春奇 刘飞 黄又生;[N];中国社会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聂廷勇;[N];中国环境报;2011年

10 陶冠霖 唐赛珍;[N];中国包装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晖;污水污泥页岩建筑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袁绍春;蚯蚓处理污水污泥工艺及蚯蚓粪土地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牛俊玲;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林丹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黄雅曦;城市污水污泥重金属控制机理及堆肥利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郁红艳;农业废物堆肥化中木质素的降解及其微生物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方琳;微波能作用下污泥脱水和高温热解的效能与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黄红丽;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特性及其对农业废物堆肥腐殖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陈耀宁;堆肥化中协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混合菌筛选及其培养[D];湖南大学;2007年

9 熊思江;污水污泥热解制取富氢燃气实验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喻曼;基于非培养生物技术的堆肥微生物群落研究及木质纤维素降解[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华;污水污泥热解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韩永亮;生猪养殖垫料合理堆腐条件及其堆肥在作物上的应用效果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3 谢爽;利用污水污泥和高浓度二氧化碳培养海洋微藻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贾程;污泥与秸秆堆肥过程中氮、磷形态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何益得;污水污泥中重金属在热解过程中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谭涛;污水污泥含氮模型化合物的构建及热解过程中氮转化途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霜;城市污水污泥的热解特性与低温热解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建栋;新型生物化工堆肥体系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9 侯保林;微波辐射和粉煤灰联合改善污水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伟;污水污泥气化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矿物界面作用与环境工程材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6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b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