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_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16-10-20 18:36

  本文关键词: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概况] 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前身为生物科学系,成立于2000年12月。2012年1月在生物科学系的基础上组建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并于2012年5月17日正式成立。现有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方向)3个专业和1个专业方向。现有院办公室、教学管理部、科研管理部、学生管理部,下设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环境科学、资源环境4个教研室和青海—犹他中美绿色合作伙伴新能源示范实验室。现有《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青海大学高原生物产业技术研究所、高原水生生物研究所和高原生物适应机理研究室。全院共有教职工2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学科带头1人。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24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9人(在读博士4人);教辅人员中,专职书记1人,实验师2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的比例为85.7%。在2011年青海大学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先进集休荣誉称号。在教学竞赛中,先后有5名教师获得省级和校级教学竞赛优秀奖,1名教师获2011年度青海省优秀专家称号,1名教师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实验室建设] 学院建成了由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理学和环境科学等7个基础教学实验室和高原生物适应机理研究室组成的省级《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达850平方米;2011年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实验室建设已获财政部立项建设;2012年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并开始建设。项目完成后仪器设备总额达到700万元,成为全校生物类和环境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平台。

  [科研工作] 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共成立了5个教学科研团队,其中“高原动物适应机制研究教学科研团队”、“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教学科研团队”和“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工程教学科研团队”被认定为青海大学教学科研团队。目前,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的青海大学高原生物产业技术研究所、青海—犹他中美绿色合作伙伴新能源示范实验室和高原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在围绕生物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两大课题积极地开展工作。2012年8月与北京华美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研发合作协议,设立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华美源”科技创新基金和研发基金,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体系建设。

  截止目前,我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2项,中华环保基金委项目1项,青海省科技厅项目10项,国家重点实验开放课题2项,,横向课题、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各类项目10多项。另外还指导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7项。获得国家级成果证书1项,省级成果证书5项。获得国际国内专利各2项。至2011年9月,在各级专业杂志发表科研论文231篇,其中SCI收录31篇,核心145篇。近5年向GenBank数据库提交80条基因序列。

  [学科建设] 根据青海大学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现有学科特点、师资力量及实践教学水平,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加大了学科建设力度。《生物学》在2012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基础生物学》获得2005年青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获批立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对口支援] 2002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工作启动以来,在校党委正确领导和各相关单位的关心与支持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领导和老师的鼎立相助下,经过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努力,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初步建成了服务于全校生物类和环境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公共基础平台,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为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增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对口支援单位,并选派李玉平博士担任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对口支援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学生培养] 截止2011年,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共招收本科生830名,毕业504名,生源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共招收硕士研究生33名,毕业18名。目前,各类在校学生达339人。近年来,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青海大学学生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2006级环境科学班荣获团中央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在第五届国际沙棘大会获得“杰出志愿者组织奖”。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考研率在我校一直名列前茅。

  [展望] 目前,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各相关单位的关心与支持下,正紧紧抓住学校加快建设“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步伐这一有利时机,为使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师资力量水平、科研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


  本文关键词: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7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