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某铀尾矿库周边地下水中镭的分布与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0 09:29

  本文选题:铀尾矿 + 地下水 ; 参考:《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6年12期


【摘要】:应用基于单因子指数的内梅罗综合评价法研究铀尾矿库周边地下水中~(226)Ra的分布、污染程度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值为1.52,最小值为0.65。计算所得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34,水质属于基本清洁区,受~(226)Ra污染较轻。~(226)Ra活度的分布总体上是西南部较低,东北部较高。极可能是地下水径流条件影响了~(226)Ra的迁移与富集。此外,铀矿山开采导致大量的镭元素活化释放,进入水体造成镭污染的人为因素以及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参数及水化学成分等对地下水中~(226)Ra的迁移与富集也有一定影响。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pollution degree and cause of water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around uranium tailing reservoir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Nemero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ased on single factor expon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value of 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 of groundwater is 1.52and the minimum value is 0.65. The calculated Nemero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is 1.34, and the water quality belongs to the basic clean area.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ctivity of Nemero 226Ra is lower in the southwest and higher in the northeast. 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e groundwater runoff conditions affect the 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YUJIAN 226Ra. In addition, uranium mining results in the activation and release of a large number of radium elements, the anthropogenic factors causing radium pollution in water bodies and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study area. The water chemical parameters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water also affect the 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Tu 226Ra in groundwater.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62011,41502235) 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DHYC-2016011)
【分类号】:X523;X7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闻;用回水灌法补给地下水的水力学与化学变化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88年02期

2 邱昕;地下水质量模糊综合评判实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年04期

3 俞峰,杨成梧;物元分析方法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判中的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4 郭秀红,孙继朝,李政红,汪珊;我国地下水质量分布特征浅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3期

5 张利生;张学山;刘艳;;利用线性回归偏离角评价地下水质量[J];工程勘察;2009年10期

6 苗五一;;国际地下水质量讨论会[J];地震地质译丛;1981年05期

7 胡志荣,曹万金,刘曼蓉,金林;清徐县地下水质量的模糊评价[J];水资源保护;1995年01期

8 王为民,忻鼎耀;对地下水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8年02期

9 杨广焱;李巧;周金龙;;新疆吐鲁番地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J];节水灌溉;2014年02期

10 姬亚东,李云峰,郭路;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银川地区地下水质量[J];陕西地质;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A];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大会报告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韦玲;我区主要城市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N];广西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杨烨;近六成地下水质量“较差和极差”[N];经济参考报;2014年

3 记者 陈国章;广西主要城市地下水质量良好[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尔德;地下水近60%水质差[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5 记者 王健生;我国地下水质量总体趋好[N];中国改革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阳;基于溶质运移的丹阳吕城地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

2 王长胜;遵义市岩溶地区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7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777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