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环境相互创造”的生态意蕴及当代价值
本文选题:人创造环境 + 环境创造人 ; 参考:《生态经济》2016年09期
【摘要】:"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包含着人类历史发展与外部自然存在相互创造、相互适应的有机统一。马克思通过分析"环境创造人"的自然基础和"人创造环境"的现实基础,批判传统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片面性,从历史观和认识论两条途径入手,阐述人类支配自然的必要性、条件性和社会性,说明只从"利益集团"的需要来对待自然的局限性和危害性。实现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相互创造关系的思想对于我们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我们面向未来实现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探索社会与自然和谐之有效路径提供思想支点。
[Abstract]:"people creat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create human" contains the organic unity that human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natural existence create mutually and adapt to each other. By analyzing the natural basis of "environment creating man" and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of "man creates environment", Marx criticizes the one-sidedness of traditional view of nature and view of history, and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human domination of nature from two ways of view of history and epistemology. Conditionality and sociality show that the limitation and harmfulness of nature should be treated only from the needs of interest groups. It is inevitable for history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Marx's though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environmen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us to solve the historical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t provides an ideological fulcrum for u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of harmony between society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重庆工商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生态危机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5XKS001) 重庆工商大学教改重点项目“新常态下高校思政课由专题教学向责任主体教学模式转变的改革研究”(2015102);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新常态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四个全面’教育教学研究”(2015YJG0208)
【分类号】:X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任艳玲;;莫为“小和尚”的坏习惯创造环境[J];农电管理;2006年02期
2 ;主题花样设计及应用[J];纺织信息周刊;2000年14期
3 刘轶楠;陈珊珊;孙翔宇;;纯色魅力[J];缤纷家居;2007年09期
4 胡泳;郝亚洲;;组织的永生[J];IT经理世界;2013年13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袁张度;;西部开发的创造环境探索[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何庆云;;关于科学素养教育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3 何庆云;;关于科学素养教育的思考[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日周;政府创造环境是一个永恒主题[N];山西政协报;2005年
2 记者 卫冰;政府创造环境 企业创造品牌[N];山西政协报;2007年
3 任一龙;政府创造环境 人民创造财富[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记者 苏军;创造环境倡导教育家办学[N];文汇报;2011年
5 本报报道组 执笔 周勇 罗成友 王欣 郑昆 王海达 张莎 颜安;产业激发动力 城镇创造环境 融合加快发展[N];重庆日报;2014年
6 杨明;发挥政府创造环境的主体作用[N];四川政协报;2004年
7 记者 阮春生;把握形势 落实措施 创造环境 推动丽水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丽水日报;2007年
8 记者 赵之新;政府创造环境 全民创造财富[N];酒泉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政府创造环境 企业创造财富[N];贵州日报;2011年
10 报人;政府创造环境 企业创造财富[N];玉溪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978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97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