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堆腐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4 21:20
好氧高温堆肥是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研究餐厨垃圾与不同填充材料混合的高温好氧堆肥过程,对于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了解餐厨垃圾堆肥过程,指导餐厨垃圾肥料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食堂餐厨垃圾为原料,分别以树叶、木屑和小麦秸秆为填充料,研究了在不同填充料的添加对餐厨垃圾高温好氧堆肥进程、水解酶类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填充料混合餐厨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差异 (1)三个不同的处理均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餐厨垃圾混合树叶处理和餐厨垃圾混合秸秆处理高温期维持5天,餐厨垃圾混合木屑处理高温期维持8天。 (2)按照种子发芽率和最终C/N评价堆肥腐熟,树叶处理和秸秆处理两个处理腐熟程度明显好于木屑处理,其中腐熟度最好的是秸秆处理。 (3)三个不同处理的pH随堆肥时间增加而上升,树叶处理最终pH低于其他处理。 2.不同填充料混合餐厨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水解酶活性的差异 (1)初始蔗糖酶活性表现为秸秆处理>树叶处理>木屑处理,树叶处理的高峰期滞后于其他两种处理,但木屑处理蔗糖酶活性峰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2)木屑处理...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餐厨垃圾的污染现状
1.3.2 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
1.3.3 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研究进展
第二章 餐厨垃圾高温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和水解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2.2 堆肥腐熟指标
2.2.3 堆料 pH
2.2.4 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2.2.5 脲酶活性的变化
2.2.6 蔗糖酶活性的变化
2.3 小结
第三章 餐厨垃圾高温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和设计
3.1.2 测定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ELISA 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
3.2.2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3.2.3 微生物对六大类碳源的利用
3.2.4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主成分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4.1 研究结果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4042820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餐厨垃圾的污染现状
1.3.2 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
1.3.3 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研究进展
第二章 餐厨垃圾高温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和水解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2.2 堆肥腐熟指标
2.2.3 堆料 pH
2.2.4 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2.2.5 脲酶活性的变化
2.2.6 蔗糖酶活性的变化
2.3 小结
第三章 餐厨垃圾高温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和设计
3.1.2 测定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ELISA 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
3.2.2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3.2.3 微生物对六大类碳源的利用
3.2.4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主成分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4.1 研究结果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4042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0428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