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加载絮凝工艺预处理高浓度铜镍废水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7 05:34
  我国电镀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重金属废水和电镀污泥排放量的急剧增加,同时,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也日趋严格,在这种环境下,采用新的强化处理技术如加载絮凝工艺并深入了解电镀污泥各项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本课题的试验原水是以深圳某电镀厂综合废水为参考依据配置的高浓度铜镍废水。在确定模拟废水的最佳絮凝pH为10.0后,分别采用传统絮凝工艺和沉淀底泥加载絮凝工艺处理模拟废水,从PAC投加量、APAM投加量和沉淀底泥投加量三方面进行单因素探究试验,以铜镍离子出水浓度、污泥沉降快慢、沉淀底泥脱水难易程度和成本控制来确定两种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其中,传统絮凝,PAC=30mg/L,APAM=6mg/L;沉淀底泥加载絮凝,PAC=20mg/L,APAM=4mg/L,底泥投加量=100mL/L。对两种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沉淀底泥加载絮凝工艺在处理效果的提高、药剂使用量的节省、污泥沉降效率的改善和污泥脱水时间的缩短上具有明显优势。在试验中还观察到,PAC投加量的改变对这两种工艺下污泥CST值的影响程度比APAM的大。在改变粒径与投加量,探究不同加载絮凝工艺处理高浓度模拟铜镍废水的单因素试验中,石英砂、沸石粉、...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试验装置图

图2.1试验装置图

耗(W)0-5010-100010-10000-99min99s40180图2.1试验装置图2.1.2试验原水为保证试验中可以产生足够的污泥用于进行后续的探究,同时要确保处理水样的统一便于试验中的对比研究,因此试验水样是在检测深圳某电镀厂综合废水的基础上,由Cu....


图3.1不同pH下溶液中游离铜镍离子浓度由图3.1所得,当pH在5.5-12范围内变大时,溶液中游离的铜镍离子浓度都经历了迅速降低到平稳的过程,但转折点对应的pH是不相同的

图3.1不同pH下溶液中游离铜镍离子浓度由图3.1所得,当pH在5.5-12范围内变大时,溶液中游离的铜镍离子浓度都经历了迅速降低到平稳的过程,但转折点对应的pH是不相同的

图3.1不同pH下溶液中游离铜镍离子浓度由图3.1所得,当pH在5.5-12范围内变大时,溶液中游离的铜镍离子历了迅速降低到平稳的过程,但转折点对应的pH是不相同的。具体分对于铜离子:当5.5<pH<7.0时,铜离子浓度呈直线下降,在这段区间里氢氧根离....


图3.2不同PAC投加量对出水浓度的影响

图3.2不同PAC投加量对出水浓度的影响

加载絮凝工艺预处理高浓度铜镍废水的试验研究剂主要通过压缩双电层、电性中和、吸附架桥及卷扫网捕等作粒的聚结稳定性和沉降稳定性,使微粒转为沉淀,从而有效地常用的无机絮凝剂相比,PAC具有絮凝效果好,水中碱度消耗度、水质适应能力强,所得絮体沉降速度快,所得污泥脱水性中pH=10.0....


图3.3不同PAC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图3.3不同PAC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图3.3不同PAC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得,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传统絮凝工艺产生的于稳定,于50mg/L时稳定在44s左右;而底泥加,在20mg/L达到最低值40s,后随着PAC投加量的在10-40mg/L范围时,底泥加载工艺产生的污泥....



本文编号:4043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043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