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厌氧—好氧间歇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20 07:00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决定了煤气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如何对排放的生产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也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煤气化废水主要来自于高浓度的煤气洗涤废水,含有大量的酚类、氨氮、芳香烃类和杂环类、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水量大,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对人体和环境都危害较大。生物处理与深度处理技术联用是煤气化废水处理发展的方向,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现有生物处理技术往往存在出水效果不理想、污泥量大、系统稳定性差、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且实验室规模研究中往往采用人工配水研究其处理效果和降解机制,结果并不能代表对实际废水的处理功效,难以有效地指导实际工程。本课题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好氧组合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分别利用了水解酸化和好氧菌群各自不同的降解特性,强化了总体处理效果。试验用水采用经酚氨回收后的实际煤气化废水,研究了污染物在各段的去除效果和水解酸化预处理的实际功效,建立了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得出了水解酸化过程碳平衡分布图,并通过GC-MS方法进一步解析各种有机物的厌氧好氧降解规律。 系统进水COD为950-1200mg/L,总酚为190-240mg/...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厌氧反应器Fig.3-1anaerobicreactor

图3-1厌氧反应器Fig.3-1anaerobicreactor

三章厌氧反应器污染物降解性能用水解酸化菌对有毒难降解物质较强的适应能力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对后续好氧段的负解酸化段进行了系统的驯化,不断缩短反应建立去除效果,确定最佳运行条件,并建立了该体系深入探究水解酸化降解机制和优化系统运行奠定材料图3-1所示,为圆柱形有机玻璃罐....


图3-2水解酸化反应前后气相色谱图

图3-2水解酸化反应前后气相色谱图

b)反应前c)反应后b)beforec)after图3-2水解酸化反应前后气相色谱图Fig.3-2GCchromatogrambeforeandafterhydrolyticacidificationprocess3.3.2厌氧水解酸化对COD的....


图3-3厌氧水解酸化对COD的去除效果

图3-3厌氧水解酸化对COD的去除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解性能,出水COD不断降低。驯化28个周期后,出水趋于/L,去除率为41.3%。从第29周期开始,水解酸化时间缩短至1.2kgCOD/m3·d,此时污泥表现出对进水负荷的不适应,迅速上升到915.1mg/L,去除率也下降为13.75%....


图3-4厌氧水解酸化对总酚的去除效果

图3-4厌氧水解酸化对总酚的去除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果可知,该废水中挥发酚约占总酚含量的37.7%-56.9%%,效果明显高于总酚,是该厌氧系统中酚类化合物减少的最酚的去除效率密切相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挥发酚主要由酚等一元酚组成,毒性较低,较易被厌氧微生物降解。



本文编号:4047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047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