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条件下活性焦脱硝性能探索研究
发布时间:2025-08-12 18:58
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在我国的总量约为50~60万台,主要利用散煤作为原料,其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如NOx可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最新国家标准要求在用锅炉NOx排放浓度限值为400 mg/m3,重点地区为200 mg/m3。煤粉工业锅炉排烟温度为140℃左右,经过高倍率灰钙循环一体化脱硫后烟气温度降至70℃左右,这与传统脱硝方法的温度窗口并不吻合。因此,针对低温条件(50~90℃),探究活性焦脱除NO的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研究活性焦的基础理化性质入手,通过现代化分析手段研究市场中常见的活性焦,搭建固定床反应器台架,对比不同焦样的NO脱除性能,并在中试规模试验,优选出一种吸附性能良好的活性焦;通过长周期试验,在没有氨气和氨气存在两种不同气氛下分析工艺参数(温度、氧浓度、空速、SO2浓度、水分、氨氮比)对活性焦脱除NO效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试验(TG-DTA)、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程序升温脱附分析(TPD),原位红外分析等手段,结合试验数据,综合分析无氨气和有氨气两种不同气氛下活性焦低温脱...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NO性质及危害
1.2.2 脱硝技术
1.2.3 活性焦性质与用途
1.2.4 活性焦脱硫特性研究现状
1.2.5 活性焦脱硝特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台架
2.1.3 试验操作流程
2.1.4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2.2 表征方法
2.2.1 物性参数测定
2.2.2 孔隙结构分析
2.2.3 微观形貌(SEM)分析
2.2.4 热重(TG-DTA)试验
2.2.5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2.6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7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
2.2.8 原位红外光谱分析
第三章 试验用活性焦的选择
3.1 样品物理性质
3.1.1 样品物性参数
3.1.2 样品孔隙结构
3.1.3 样品表面形貌
3.2 样品化学性质
3.3 脱硝小试试验
3.4 脱硝工业试验
3.5 小节
第四章 无NH3条件下活性焦低温脱除NO性能研究
4.1 工艺参数的影响
4.1.1 温度对活性焦脱除NO的影响
4.1.2 氧量对活性焦脱除NO的影响
4.1.3 空速对活性焦脱除NO的影响
4.1.4 SO2含量对活性焦脱除NO的影响
4.1.5 H2O含量对活性焦脱除NO的影响
4.2 机理分析
4.2.1 产物NO2含量分析
4.2.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2.3 热重(TG-DTA)试验
4.2.4 程序升温脱附(TPD)分析
4.2.5 原位红外
4.2.6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有NH3条件下活性焦低温脱除NO性能研究
5.1 工艺参数的影响
5.1.1 温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5.1.2 氧气浓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5.1.3 SO2浓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5.1.4 氨氮比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5.1.5 水分含量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5.2 机理分析
5.2.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5.2.2 程序升温脱附(TPD)分析
5.2.3 N2存在的证明
5.2.4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58988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NO性质及危害
1.2.2 脱硝技术
1.2.3 活性焦性质与用途
1.2.4 活性焦脱硫特性研究现状
1.2.5 活性焦脱硝特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台架
2.1.3 试验操作流程
2.1.4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2.2 表征方法
2.2.1 物性参数测定
2.2.2 孔隙结构分析
2.2.3 微观形貌(SEM)分析
2.2.4 热重(TG-DTA)试验
2.2.5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2.6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7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
2.2.8 原位红外光谱分析
第三章 试验用活性焦的选择
3.1 样品物理性质
3.1.1 样品物性参数
3.1.2 样品孔隙结构
3.1.3 样品表面形貌
3.2 样品化学性质
3.3 脱硝小试试验
3.4 脱硝工业试验
3.5 小节
第四章 无NH3条件下活性焦低温脱除NO性能研究
4.1 工艺参数的影响
4.1.1 温度对活性焦脱除NO的影响
4.1.2 氧量对活性焦脱除NO的影响
4.1.3 空速对活性焦脱除NO的影响
4.1.4 SO2含量对活性焦脱除NO的影响
4.1.5 H2O含量对活性焦脱除NO的影响
4.2 机理分析
4.2.1 产物NO2含量分析
4.2.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2.3 热重(TG-DTA)试验
4.2.4 程序升温脱附(TPD)分析
4.2.5 原位红外
4.2.6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有NH3条件下活性焦低温脱除NO性能研究
5.1 工艺参数的影响
5.1.1 温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5.1.2 氧气浓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5.1.3 SO2浓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5.1.4 氨氮比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5.1.5 水分含量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5.2 机理分析
5.2.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5.2.2 程序升温脱附(TPD)分析
5.2.3 N2存在的证明
5.2.4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58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058988.html
上一篇: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重污染天气管控效果评估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