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地下水环境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淄博市地下水环境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邻潍坊市,西接济南市,南望临沂、莱芜市,北靠滨州市。区内存在丘陵、河谷、平原、山地等地貌,南部地势高,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在区域大地构造上,淄博市位于华北板块鲁西隆起区鲁中隆起北部,北部为济阳坳陷。全市构造较发育,淄博向斜为市内最大构造,其它多为与其伴生的次级小型褶皱;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尤以张性断裂为甚,纵横切割。淄博市属华北型地层鲁西地层,基底为前震旦系,盖层为寒武系、奥陶系等地层。根据淄博市综合条件,全区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区,分别为北部黄泛冲积平原区(Ⅰ)、中部淄博向斜盆地区(Ⅱ)及南部沂源断块山丘区(Ⅲ)。本次工作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监测、分析评价等手段,对淄博市地下水环境变化进行了综合研究。收集了以往工作成果,研究资料,现有部分水利站观测资料,以往区域水质资料等;按照规范要求,对局部区域进行了调查;对区域内各水井、各泉群、河流等进行了监测工作;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收集资料进行了整理、评价。淄博市地下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突出的地下水环境问题:近年来地下水质监测资料显示,大武地区局部仍存在污染。(2)淄博煤田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大规模开采,已进入衰老期,境内矿井相继报废。矿山闭坑,停排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原来的流场形态,煤系地层地下水迅速抬升,对地质环境特别是地下水环境产生深刻影响。(3)淄博市桓台县地氟病(即地方性氟中毒)发病率较高。经研究表明:(1)淄博市地下水环境将会延续过去二十多年的变化趋势;(2)淄博市地下水水位变化主要与大气降水、人工开采有紧密联系;(3)“热岛效应”使得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大,使径流系数增大,汇流时间缩短,河道径流增大,而地下水补给量明显减少;(4)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改水工程实施后,近年淄博市桓台县地氟病发病率逐年降低;(5)区域局部串层污染现象较为严峻;(6)大武水源地地下水近年仍受到石油类污染。根据淄博市地下水条件变化,笔者建议:(1)增强水源优化配置,健全多水源调度供水体系;(2)加强水资源保护,保障用水安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3)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涵养当地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4)严格控制深层淡水开发,避免带来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5)大力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6)统一规划、整合资源,优化水文站网,为水资源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淄博市 地下水 环境 水质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1;X523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综述12-28
- 1.1 气象水文12-14
- 1.1.1 气象12-13
- 1.1.2 水文13-14
- 1.2 地形地貌14
- 1.3 地质环境背景条件14-24
- 1.3.1 地层14-16
- 1.3.2 构造16-20
- 1.3.3 岩浆岩20
- 1.3.4 水文地质条件20-24
- 1.4 社会经济概况24
- 1.5 淄博市水环境问题24-26
-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26-28
- 1.6.1 研究目的26
- 1.6.2 研究内容26-28
- 第2章 地下水位变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28-48
- 2.1 区域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28-37
- 2.2 泉水、河流流量动态特征37-46
- 2.2.1 泉水流量动态特征37-42
- 2.2.2 河水流量监测情况42-46
- 2.3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46-48
- 第3章 地下水质变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48-54
- 3.1 评价标准48-49
- 3.2 区域地下水水化学质量评价49-53
- 3.3 泉水水化学质量评价53
- 3.4 地下水环境质量问题53-54
- 3.4.1 矿山闭坑串层污染53
- 3.4.2 地方病53-54
- 第4章 淄博市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54-56
- 4.1 未来水资源演变趋势分析54
- 4.2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54
- 4.3 地下水环境保护建议54-56
- 第5章 结论56-58
- 致谢58-60
- 参考文献60-66
- 附件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广勇;盐城市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分析[J];江苏水利;2002年02期
2 张鑫,盖美;海河流域地下水生态水位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1期
3 都基众,肖国强;地下水降落漏斗的控制与恢复[J];地质与资源;2005年01期
4 李佩成;刘燕;;减灾增益,强化地下水的研究和人才培养[J];地下水;2006年03期
5 张志悦;;沧州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地下水;2007年01期
6 陈宇良;都基众;;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与控制[J];工程勘察;2007年06期
7 胡润将;;朔州市地下水现状[J];山西水利科技;2008年01期
8 本刊编辑部;;芜湖地下水降落漏斗消失[J];资源导刊;2008年05期
9 江丛刚;潘云;丁飞;朱琳;宫兆宁;;基于数字水位模型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提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2期
10 田辉;郭晓东;都基众;张梅桂;;大庆市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分析[J];地质与资源;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卫立;马晓辉;孙志卿;;许昌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与防治对策[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徐海珍;李国敏;黎明;杨建青;柴成繁;;基于数值模拟的天津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演变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朱骊;秦建国;陈娟;;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区水位变化趋势分析[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梁明易;张玉环;苏耀明;李照勇;董林;;铅锌矿区开发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6 刘戈力;;地下水与水环境浅议[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建平;刘广才;;河北省地下水环境变迁与灾害防治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韩俊丽;段文阁;程莉;;包头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环境保护研究[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9 何敏;;地下水开采与农业灌溉[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阎葆瑞;张胜;胡大春;刘恩元;;秦皇岛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质演变机理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文集(9)[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爱兵;保护生命之泉--地下水[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平原地下水如何化“透支”为“均衡”[N];黄河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高原;拯救山西地下水[N];发展导报;2013年
4 甘也;地下水:潜伏的危机[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武永清邋永清 李佳丽 佳丽 张洪才;救救龙城地下水[N];太原日报;2007年
6 孙凤贤;芜湖地下水降落漏斗消失了[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记者 杨倩;石家庄:全国35个最“渴”城市之一[N];河北日报;2010年
8 于莘明;我国仍有7000多万人饮用不合格地下水[N];科技日报;2003年
9 河南省内乡县环境保护局 李玉文;保护地下水刻不容缓[N];中国环境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高慧丽;华北平原,,地下水在“透支”[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喜华;三江平原地下水—地表水联合模拟与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王电龙;不同气候条件下华北粮食主产区地下水保障能力时空特征与机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
3 严明疆;地下水系统脆弱性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4 刘怀忠;煤矿开采对矿区地下水系统扰动的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高业新;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大规模开采条件下不同层位含水组地下水互动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地下水调蓄利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吕路;涝m0河城区段生态治理工程渗漏与浸没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蛟;高村铁矿露天采场地下水疏干预测及疏干工艺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孙静;淄博市地下水环境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何欣;强降水条件下地下水的动态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王秀艳;白洋淀湿地系统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关系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涛;子牙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D];吉林大学;2005年
8 潘云;地下水三维信息提取与可视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戈;泰安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10 凤蔚;石家庄地区地下水动态观测与预报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淄博市地下水环境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3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