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光催化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生素作为药用,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但是由于抗生素本身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难去除、危害大等特点,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问题。而由于目前能源紧张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光催化技术,由于光催化反应速率高,降解抗生素种类多等优势,被用于处理抗生素废水有着良好前景。本文对国内外常用光催化技术降解抗生素进行阐述,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展望了光催化技术应用于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光催化技术 抗生素 负载型催化剂 光催化反应器
【分类号】:X787
【正文快照】: 随着制药行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区广泛投入使用抗生素药品,用于治疗非病毒传染性疾病。据报道,全球每年抗生素用量在10~20万吨[1],而抗生素能够以多种方式进入环境,如人用抗生素随意丢弃和使用、兽药抗生素的滥用、含抗生素废水的排放,其中进入人体后的抗生素只会残留一部分,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捍东,王庆生,谷庆宝,吴宏杰,常冠钦,潘景福;高效复合降解工程菌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0年S1期
2 史瑞明;王峰;杨玉萍;;抗生素废水处理现状与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07年11期
3 史密伟;;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20期
4 汤权新;;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的处理研究[J];广东化工;2010年06期
5 刘琼;;抗生素废水中氮的转化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6 买文宁,周荣敏;厌氧复合床处理抗生素废水技术[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年05期
7 刘精今,杨麒;抗生素废水组合处理工艺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5年02期
8 李正涛;许翠荣;张焱;;多级处理工艺治理抗生素废水的探讨[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朱开宪;唐嘉;;抗生素废水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0年11期
10 邝能活;;抗生素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物理—化学法[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铜宝;叶新合;许凌云;刘全智;熊小燕;;厌氧-好氧法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的工程实例与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谢剑峰;抗生素废水治理工业化示范取得突破[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谢剑峰;抗生素废水治理有了良方[N];河北日报;2005年
3 华药维尔康公司分会工会主席 李淑彬;着力打造“绿色”企业 为改善“两个环境”做贡献[N];河北经济日报;2014年
4 王映;环保专项资金投向六大行业[N];河南日报;2007年
5 庄义春 刘良鸣;扬子江畔的美丽药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忻;抗生素废水的生物毒性与微生物耐药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李正;水解酸化-悬浮载体复合MBR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焕娣;水解酸化—微生物电辅助系统处理抗生素废水的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扶咏梅;UV-K_2S_2O_8耦合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原丽;抗生素废水的预处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4 黄晓慧;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殷智;抗生素废水处理工艺中生物安全隐患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6 王毅;高效微生物处理抗生素废水工程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杜文涛;抗生素废水生化处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杨雷;鱼类测试抗生素废水和菌渣生物毒性的试验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9 肖明威;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新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10 杨永超;厌氧颗粒污泥法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的研究及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光催化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34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