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
本文关键词:麻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麻城 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评价 生态保护规划 生态建设规划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党中央、国务院开始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正确的生态规划和有效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是建设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保障。本文旨在为麻城市选择适合自身情况、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和规划,以期建设生态麻城,并为其他生态新城的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应用RS-GIS技术,根据麻城市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麻城市开展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进而划定麻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等级,并探讨了相应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以期为麻城市的生态规划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麻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水源涵养现状、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土壤侵蚀现状、地质灾害现状以及生态系统现状分析,表明麻城市资源丰富,整体生态环境基础条件较好,能够较好的支持该区域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同时要加快土地利用调整,保护林地耕地,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对区域内河流进行有效保护,对森林结构进行优化,对个别土地退化严重的区域开展工程整治,对地质灾害区域加强防治工作。(2)本文中法定保护区有五脑山森林公园、狮子峰自然保护区、龟峰山风景区、浮桥河湿地公园、明山湿地公园、三河口湿地公园,占麻城总面积的3.86%。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因子有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因子有土壤侵蚀、地质灾害、生态系统类型。(3)麻城市共分为4个生态保护等级:一级生态保护区以自然生态养护为重点,主要分布在三河口镇的狮子峰自然保护区、三河口水库,龟山镇的龟峰山风景区,五脑山森林公园、浮桥河水库等,占麻城总面积的11.72%;二级生态保护区以生态功能修复为重点,主要分布在麻城东部植被覆盖度高的三河口镇、龟山镇,在北部乘马岗镇、黄土岗镇也有分布,占麻城总面积的28.40%,是保护区与建设区之间的缓冲带;三级生态保护区以生态系统的功能培育与保护为重点,分布在黄土岗镇、木子店镇、福田河镇等地,占麻城总面积的15.35%;四级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麻城旱地水田、居民区、工业区等地,分布在麻城中部平原区,包括顺河镇、铁门岗乡、乘马岗镇、白果镇、中馆驿镇等,占麻城总面积的44.53%。(4)麻城市共分为4个生态建设等级,一级生态建设区仅占麻城总面积的1.29%,地貌类型多以岗地为主,零星分布在宋埠镇、张家畈镇以及夫子河镇等区域;二级生态建设区多为沿水系支流开垦的农田或缓坡旱作农业区,多为丘陵或平原地区,广泛分布在麻城西部,包括铁门岗乡、白果镇、中馆驿镇、阎家河镇、黄土岗镇、福田河镇及盐田河镇等地,占麻城总面积的57.21%;三级生态建设区占麻城总面积的36.38%,主要分布在麻城东部低山区,包括木子店镇、三河口镇、龟山镇,以及顺河镇、乘马岗镇等地;四级生态建设区主要主要分布区在举水水系、浮桥河水库、明山水库、三河口水库、五脑山森林公园、龟峰山风景区、狮子峰自然保护区等,占麻城总面积的5.12%。主要建设对策就是以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骨干,通过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低产林改造、土壤改良等措施,改善麻城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麻城。
【关键词】:麻城 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评价 生态保护规划 生态建设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2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前言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3 生态保护与建设11-15
- 1.3.1 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内涵11-12
- 1.3.2 生态保护与建设研究进展12-13
- 1.3.3 生态保护与建设指标体系13-15
- 1.4 主要研究内容15-16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16-27
- 2.1 研究区域概况16-20
- 2.1.1 地理位置16-17
- 2.1.2 自然条件17-19
- 2.1.3 社会经济19-20
- 2.2 研究方法20-27
- 2.2.1 技术路线20-21
- 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21-22
- 2.2.3 麻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22
- 2.2.4 麻城市生态保护规划22-25
- 2.2.5 麻城市生态建设规划25-27
- 3 结果与分析27-55
- 3.1 麻城生态环境现状27-33
- 3.1.1 土地利用现状27-28
- 3.1.2 水源涵养现状28-31
- 3.1.3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31-32
- 3.1.4 土壤侵蚀现状32
- 3.1.5 地质灾害现状32-33
- 3.1.6 生态系统类型33
- 3.2 麻城市生态保护等级规划33-45
- 3.2.1 麻城市法定保护区划定33-34
- 3.2.2 麻城市生态重要性评价34-42
- 3.2.3 生态保护规划42-45
- 3.3 麻城市生态建设规划45-53
- 3.3.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45-50
- 3.3.2 生态建设规划50-53
- 3.4 麻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保障措施53-55
- 4 结论与讨论55-59
- 4.1 主要结论55-56
- 4.2 讨论56-59
- 参考文献59-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俊强;重庆“生态保护行动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8期
2 冯星辰;感悟美国生态保护[J];生态经济;2003年01期
3 王福昌;我国古代生态保护资料的新发现[J];农业考古;2003年03期
4 潘林荣;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的新发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年06期
5 ;我国生态保护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J];陕西环境;2003年06期
6 蔡宝林;加强生态保护 努力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01期
7 蔡红;依托资源求发展 生态保护应切题——访大冶市副市长卫衍文[J];小城镇建设;2005年05期
8 曹云;;为什么政府必须担负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职责[J];中国林业;2006年04期
9 本刊编辑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首次对外发布《中国生态保护》[J];中国环保产业;2006年06期
10 张英;;在世界屋脊上看绿 青海生态保护掠影[J];中国林业;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万茂;李志国;;关于耕地生态保护规划的几点思考[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蔡炯毅;;泉州市“西北洋”滞洪排涝区水环境与生态保护建设[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吉;李广慧;魏子章;杨金霞;于远涛;孙燕青;;新农村建设与生态保护[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4 魏芬;;对广西防城港市生态保护情况的调查和思考[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2年)[C];2013年
5 陈伯良;袁翔珠;何前斌;阳燕平;;论亚热带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邓仪;;生态保护实践的认识与变迁[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7 凌欣;;渤海专门立法的生态保护事务思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8 洛桑·灵智多杰;;开发青藏高原旅游必须注重生态保护[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成功;刘春晖;薛达元;;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传统知识相互关系刍议[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梅宏;;论我国生态保护立法及其完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漠视生态保护要不得[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2 记者 杜托;生态保护 贯穿新昆明规划[N];昆明日报;2010年
3 ;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4 记者 马淑芳;全州生态保护发展大会召开[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2年
5 记者 海艳丽;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治理工作有序展开[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2年
6 记者 解丽娜;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将实施[N];海东时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叶文建;厦门生态保护条例征求意见[N];中国环境报;2013年
8 记者 康维海;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规划获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王国英;去年我区安排生态保护补助资金44.88亿元[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10 梁现瑞;四川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获批[N];中国民族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胡英姿;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彩红;水源地生态保护成本核算与外溢效益评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波;清镇市人民法院生态保护法庭运行实证调研[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2 姜珊;建国初期中共生态保护思想、制度与实践研究(1949-1956)[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冒茜茜;脱嵌式保护开发与牧区的生态、生计[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4 林琳;论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5 樊无双;连片特困地区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耦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贺妍霖;促进新兴资源型城市生态保护的税收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7 李晓阳;生态保护水体水质标准制定方法及案例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8 房悦;我国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周婷婷;典型洪水调蓄区生态保护红线及其生态服务辐射效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10 宋润民;新《环境保护法》语境下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28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2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