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具有骨靶向、磁共振成像功能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5-08-12 19:20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具有发现晚,后期极易引发骨折的特点。目前临床上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依赖化学药物,例如:雌激素类,双磷酸盐类,降钙素,钙及维生素D等,然而这些药物不能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而针对骨质疏松引发骨折的研究主要利用支架材料对骨折及骨缺损部位进行定点修复,治愈能力差,并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发展一种有效的方式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迫在眉睫。BMSCs是一种多潜能的干细胞,具有成骨分化能力,并且易获得和纯化,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治疗。本文以介孔二氧化硅为基础,设计并合成了具有骨靶向、磁共振成像双重功能的纳米药物载体,以地塞米松为药物模型,在对纳米载体的生物相容性,载、释药行为评价的基础上,对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合成了具有缺陷发光特性的单分散球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粒径约100 n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明显的介孔结构和独特的缺陷发光性能。通过阿伦磷酸钠修饰及钆偶联,使纳米载体具有了较强的骨靶向能力和T1和T2磁共振成像性能。2、地塞米松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载体上,并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持续释放药物,载体独特的缺陷发光...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高分辨率的μCT重建图(1和2为平行实验)

图1-1高分辨率的μCT重建图(1和2为平行实验)

图1-1高分辨率的μCT重建图(1和2为平行实验)[8]硅掺杂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生物相容性,作为骨植入组织工程研究。Kaplan等[9]合成了可降解的二氧化硅与蚕丝蛋白的复能够促进BMSCs粘附、增殖和成骨分化(如图1-2),并且可以上调


图1-2二氧化硅与蚕丝蛋白的复合材料与人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10周后的SEM图(左上图)和EDAX映射图(元素C、Si、O、Ca、P)

图1-2二氧化硅与蚕丝蛋白的复合材料与人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10周后的SEM图(左上图)和EDAX映射图(元素C、Si、O、Ca、P)

-2二氧化硅与蚕丝蛋白的复合材料与人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10周后图(左上图)和EDAX映射图(元素C、Si、O、Ca、P)[9]基于二氧化硅材料无毒性、优良的骨传导性和促进骨生长等特性,研氧化硅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虽然二氧化硅能够起到一定的促


图1-3BMP-2和DEX负载的纳米粒子体内诱导异位骨形成(A)数字图像;(B)植

图1-3BMP-2和DEX负载的纳米粒子体内诱导异位骨形成(A)数字图像;(B)植

1-3BMP-2和DEX负载的纳米粒子体内诱导异位骨形成(A)数字图像入老鼠体内2周和4周后,新骨形成的3DCT成像[17]。化硅除了以纳米粒子形式负载药物应用于促进成骨分化和新骨形成,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He等[18]将负载DEX的氨基化介孔....


图1-4CT成像观察不同加药组不同时间点对SD鼠颅骨缺损修复能力图

图1-4CT成像观察不同加药组不同时间点对SD鼠颅骨缺损修复能力图

1-4CT成像观察不同加药组不同时间点对SD鼠颅骨缺损修复能力图,二氧化硅因其独特的优势,作为药物载体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独的纳米二氧化硅作为药物载体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存在诸多问没有选择性,非靶点部位释放会造成药物浪费,产生毒副作用,而二



本文编号:4059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4059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5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