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5-31 01:01

  本文选题:花岗岩 + 机制砂 ; 参考:《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河砂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然而山岭重丘区需长远距离运输,不但极大地增加了混凝土施工成本,而且也影响施工进度,因此采用机制砂取代河砂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的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制砂取代河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可行的,且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提出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主要配合比设计参数、要点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该技术在广西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工程中全面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demand for river sand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However, the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not only increases the cost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but also affects the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o replace river sand with machine-made san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anite concre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machine-made sand instead of river sand to design concrete mix ratio, and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mix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ardened concrete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design parameters, key points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granite machined sand concrete are put forward. The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in Guangxi resources to Xingan expressway project, and has produced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作者单位】: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计划项目(2011-5-6)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自立;杨振国;沈卫国;吴化东;蔡磊;廖丹;;机制砂混凝土配比设计参数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2 芮捷;刘唐志;王兵;刘义峰;;机制砂级配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中外公路;2014年01期

3 尹明;;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公路工程;2014年01期

4 徐大祯;李固华;魏群;郜进良;于春辉;;粉体体积对机制砂低强度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5 蒋符发;;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工程应用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6 唐凯靖;刘来宝;周应;;岩性对机制砂特性及其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1年12期

7 方锐;陈卫兵;张秀薇;;重庆地区机制砂的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年01期

8 邸中新;;机制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09年06期

9 王稷良;牛开民;刘英;李北星;周明凯;;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S1期

10 夏龙兴;吴蓉;;机制砂与天然砂的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海峰;程建铝;;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2 张娟;房士伟;郭平;弥海晨;;基于均匀设计方法的机制砂级配优化研究[J];中外公路;2016年01期

3 林佳声;;机制砂的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6年02期

4 薛晓芳;尹军;蒋正武;;石粉含量对C50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世界;2016年01期

5 吴定略;杨振国;刘雨;曹亮宏;刘冰;陈培冲;;机制砂特性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进展[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6年01期

6 吴强;;浅谈机制砂的特点及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6年03期

7 丁蕴斌;;机制砂特性对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J];江西建材;2015年24期

8 李崇智;张方财;刘雷霆;马健;葛挺林;;不同岩性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2015年12期

9 李书进;王宁宁;厉见芬;;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5年12期

10 全青青;徐文冰;秦明强;周玉娟;;机制砂与河砂混凝土30m T梁足尺模型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5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卫国;杨振国;邹晓丹;刘文浩;徐志元;邱杰汉;;机制砂MB值的影响因素定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2 曹亮宏;陈培冲;谭昱;陈跃先;沈卫国;陈敏;;广西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材料设计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3 岳海军;李北星;周明凯;刘战鳌;;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级配探讨与试验[J];混凝土;2012年03期

4 胡晓曼;董献国;;机制砂和细砂在C60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研究[J];混凝土;2012年01期

5 郜进良;余川;李固华;;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公路;2011年12期

6 李北星;柯国炬;赵尚传;王稷良;顾青;;机制砂混凝土路用性能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4期

7 祁峰;胡苗;徐鹏;弓锐;;机制砂配制C60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0年03期

8 朱红娟;朱文通;罗思欣;;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04期

9 邸中新;;机制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09年06期

10 廉慧珍;李玉琳;;关于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方法的讨论——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之二[J];混凝土;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伟;;机制砂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3期

2 蒋正武;吴建林;;贵州地区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品混凝土;2011年08期

3 安银萍;;机制砂混凝土在摩天岭隧道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03期

4 丁玉萍;刘伯虎;;花岗岩机制砂的生产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4期

5 陈淑丽;陈鹏;;谈谈机制砂在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7期

6 董瑞;陈晓芳;钟建锋;沈卫国;;石灰岩性机制砂特性研究[J];混凝土;2013年03期

7 刘慈军;周玉娟;占文;秦明强;;宁波机制砂资源分布及应用现状[J];混凝土世界;2013年04期

8 赵新科;;机制砂性能及其应用简析[J];广东建材;2013年09期

9 李洪伟;李包公;余青;;机制砂在商品混凝土应用[J];江西建材;2014年12期

10 王倩男;;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J];山东交通科技;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子明;韦庆东;兰明章;;国内外机制砂和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现状及发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勇军;;浅述机制砂的使用特性[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颜海荣;毛迪辉;朱家瑜;;宏业采石厂生产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家全;白延平;金超;;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吴建林;任启欣;蒋正武;张长贵;;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研究[A];首届机制砂石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韦庆东;冷发光;周永祥;田冠飞;王子明;;国内外机制砂和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应用现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蒋正武;任启欣;吴建林;张长贵;;机制砂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应用相关问题研究[A];首届机制砂石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张军旺;;水泥砼中机制砂的应用与质量控制[A];2014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张胜;周以林;;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设计方法[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孟刚;吴超;张凯峰;冯涛涛;欧阳孟学;王晓峰;;西北地区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A];中国砂石协会2013年会第二届砂石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tD;宁波加快发展机制砂[N];宁波日报;2011年

2 袁竟;浙江 宁波加快发展机制砂[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王子明 韦庆东 兰明章;机制砂在高强混凝土中的作用[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卜祥;机制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12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忻阜高速:科技带来生态环保[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6 郑河;鹏胜治理废矿山赚大钱[N];中国矿业报;2002年

7 见习记者 黄合 记者 龚哲明;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废止《宁波市砂石灰市场管理规定》[N];宁波日报;2011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忻阜高速:科技应用的全国典范[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9 高海龙;忻阜科技示范工程主打“节约”牌[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远方;党员先进性在工地闪光[N];中华建筑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基伟;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何盛东;机制砂混凝土及其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王稷良;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雨利;低强度等级泵送高石粉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郑怡;石灰岩质机制砂混凝土的长期变形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符发;高性能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2 程兴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与优化设计[D];长安大学;2015年

3 孙昕;广西机制砂资源现状和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李小龙;基于二氧化硅与机制砂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林立宽;高性能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郑涛;机制砂在混凝土结构物中的适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李婷婷;机制砂在吉茶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范晴;云南部分地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9 余川;机制砂在巴南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朱倩;岩石破碎原状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957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957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e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