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锂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碳化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31 01:18

  本文选题:锂渣混凝土 + 流动度 ; 参考:《新型建筑材料》2017年05期


【摘要】:基于锂渣的微集料和活性效应研究了不同掺量锂渣对混凝土流动性、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加速碳化试验探究了锂渣混凝土的抗碳化特性,采用压汞法探究了碳化后的锂渣混凝土的孔径分布。结果表明:掺加20%锂渣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抗碳化能力最强;掺加40%锂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小,抗碳化能力最弱,坍落度降低了16.3%;掺加40%锂渣混凝土的孔隙率相比掺加20%锂渣时增加了55.5%。
[Abstract]:Based on the microaggregate and active effect of lithium sla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lithium slag on the fluidit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was studied, and the carbonation resistance of lithium slag concrete was studied by accelerated carbonization test.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lithium-slag concrete after carbon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rcury injec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20% lithium slag is adde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is the largest and the carbonation resistance is the strongest,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with 40% lithium slag is the least, and the carbonation resistance is the weakest. The porosity of concrete with 40% lithium slag increased 55.5% compared with 20% lithium slag.
【作者单位】: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基金】: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年度建设科研和推广项目(2014Z019)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丘可昂,董领锋;过滤器的中流量孔径与孔径分布的估计[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3年02期

2 沈中和;王歧钟;周佩佩;卢依林;;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孔径分布的计算[J];有机化学;1979年03期

3 张杰;白素芳;吕向阳;王丽辉;;煤焦表面SEM图像孔径分布变化规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戚寅;李明;;炭分子筛的孔径分布研究[J];上海化工;2011年01期

5 苏国钧,肖鹏峰;孔径分布色谱法测定数据的计算机处理[J];工业催化;1998年03期

6 梅寅年;悬浊液过滤法测定孔径分布[J];金属学报;1979年01期

7 王永杰,钱枫;钙基吸着剂细孔孔径及其分布的测定[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黄英;金彦任;黄振兴;;活性炭孔径分布测定与计算中的一些问题研究 对几种孔径分布计算模型的分析比较[J];离子交换与吸附;2012年02期

9 徐德兰;武翠翠;宋宏斌;王春凤;周国伟;;介孔材料孔径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08期

10 王雁章,王银叶;麦饭石孔径分布探讨[J];山西化工;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邹涛;周素红;陈萦;;两种二氧化硅吸附性能比较[A];第六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冯庆革;李浩璇;罗学波;杨绿峰;;混凝土孔径分布表征新方法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周素红;邹涛;陈萦;;层析硅胶吸附性能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粉体工程及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4 邹涛;周素红;高原;陈萦;;多孔二氧化硅孔性能比较[A];第八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敬哲;仝建峰;益小苏;;新型多孔氧化铝陶瓷孔径分布研究[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陶瓷基、C/C 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张浩;张文峰;程杰;曹高萍;杨裕生;;孔径分布对活性炭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英文)[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7 龚德志;闫群英;刘旭松;蒋丽娟;姜斌;王国胜;;纯硅MCM-41的制备及表征[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张晔 通讯员 周伟 杨芳;孔径只有头发丝万分之一的新材料问世[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易红伟;光学稀疏孔径成像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庚暄;复合炭膜的缺陷修饰[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朱梁;混凝土孔隙对其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周云洁;基于时域核磁共振技术的木材孔径分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4 沈醉;逆体积排阻层析法分析层析介质的孔径分布[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晓君;蛋白层析介质孔径分布的测定及其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6 王旭;多孔HA和HA/β-TCP骨架与Mg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孔丽;可控孔径的纳米金复合物蜂窝状薄膜及其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周珑;微纳多孔表面结构TiO_2薄膜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57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957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2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