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微波作用下酰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9 21:12
【摘要】:在微波作用下,以自制活性大单体聚乙二醇丙烯酸酯(PEGAA)、马来酸酐(MAH)、丙烯酰胺(AM)及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制备性能优异的酰胺型聚羧酸减水剂,考察各单体用量、微波功率、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酰胺型聚羧酸减水剂最佳工艺为:n(MAH)∶n(PEGAA)∶n(SMAS)=2.5∶1∶0.5,AM、APS质量分数分别为反应物总质量的9%和4%,微波功率300 W及反应时间25 min。与传统的水浴相比,该工艺高效、节能,产品性能优异,在聚羧酸减水剂掺量0.5%条件下,水泥净浆流动度达275 mm,砂浆减水率32.5%,且前期具有缓凝作用,后期对胶砂抗压强度增强显著,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Abstract]: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 active macromonomer (PEGAA), maleic anhydride (MAH), acrylamide (AM) and sodium methallyl sulfonate (SMAS)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and ammonium persulfate (APS) as initiator. Amide-type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was prepared. 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monomer, microwave power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performance of water reduc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were as follows: n (MAH): n (PEGAA): n (SMAS) = 2.5: 1: 0.5% amps was 9% of the total mass of reactants and 4% of the total mass of reactants. Microwave Power 300W and reaction time 25 mi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ter bath, this process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and excellent product performa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0.5% polycarboxylic acid water reducer, the fluidity of cement paste reaches 32.5% of the water reducing rate of 275 mm, mortar, and it has retarding effect in the early stag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ed sand i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ater period, and it has a good prospect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系;
【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KY2015YB170) 广西高校糖资源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2016TZYKF02)
【分类号】:TU528.04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唐卫平;;丙烯酰胺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3年07期

2 王智;林宗浩;孙策;郭清春;;马来酸酐类聚羧酸盐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2年10期

3 张明;贾吉堂;郭春芳;王惠忠;;丙烯酸代替甲基丙烯酸酯化聚合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J];化学建材;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晓寄;龙黎晓;;信息技术在专利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15期

2 代淑容;肖蘅;;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7年20期

3 孟晓非;;中国专利政策绩效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高技术产业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01期

4 吴剑峰;乔璐;杨震宁;;新兴市场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5 陈伟珂;林宏莉;;基于价值工程的图书采购资金分配方案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年02期

6 刘剑锋;潘君镇;尹海庆;;企业专利信息管理与运用浅论[J];电子知识产权;2015年11期

7 朱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4年23期

8 季发明;;浅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其保障[J];商场现代化;2014年29期

9 李彦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18期

10 黎明;;关于强化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强;李平;齐怿;任丽;;聚羧酸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分散性能和机理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0年08期

2 魏瑞平;许泽宁;肖国民;;聚羧酸高效水泥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孙振平;黄雄荣;;烯丙基聚乙二醇系聚羧酸类减水剂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4 李顺;文梓芸;;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散作用及其引气性能(英文)[J];硅酸盐学报;2009年04期

5 王智;孙策;蒋小花;张志伟;;马来酸酐在聚羧酸盐减水剂合成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9年05期

6 张新民;冯恩娟;徐正华;严生;;聚羧酸类减水剂的分子设计与结构性能关系[J];化工进展;2008年06期

7 王智;杨修明;钱觉时;宋开伟;代小妮;;改进型聚丙烯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年04期

8 肖雪清;黄雪红;胡玉娟;;聚羧酸共聚物侧链结构对水泥分散性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年06期

9 李崇智,冯乃谦,王栋民,侯云芬;梳形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表征及其作用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5年01期

10 左彦峰,王栋民,隋同波;超塑化剂作用机理初探[J];混凝土;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锦岗;杨建军;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的合成方法[J];商品混凝土;2011年07期

2 马保国;胡家兵;谭洪波;;两种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和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12年05期

3 王景华;贾吉堂;张明;张培林;王惠忠;;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2年08期

4 付强善;王小兵;熊磊;蒋长清;;低标号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与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12年09期

5 刘娟红;高霞;纪洪广;;无机盐对硫酸盐与聚羧酸减水剂相互作用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6 李顺;李安;温永向;王胜年;;聚羧酸减水剂防腐技术研究[J];水运工程;2014年05期

7 马保国;谭洪波;潘伟;李亮;;聚羧酸减水剂的两亲匹配[J];化工进展;2007年12期

8 黄雪红;林埔;郑木霞;翁荔丹;陈震;;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的微观表现[J];广州化学;2008年01期

9 杨斌;;聚羧酸减水剂机理及应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0年06期

10 雷西萍;;聚羧酸减水剂对矿渣水泥性能影响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妮;韦江雄;余其俊;马天从;郑建;吴永斌;;一种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于连林;蔡庆杰;范雷;周立明;;含有磷酸官能团的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A];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和应用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王友奎;赵帆;李绵贵;杨灿;;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4 刘方;何唯平;;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顺;;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季亚军;韦江雄;余其俊;;聚羧酸减水剂在不同胶凝材料上的吸附分散作用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陈国忠;宋树贵;沈建新;;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A];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和应用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郑飞龙;方云辉;陈小路;兰自栋;蒋卓君;柯余良;于飞宇;林添兴;;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合成[A];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和应用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王太山;温宏平;吕长亮;宋家乐;;一种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研究[A];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和应用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王自卫;裴继凯;赵婷婷;曹永旺;李军平;王正波;任建国;;防霉变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A];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和应用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雅琪;后高铁时代 聚羧酸减水剂企业何去何从?[N];中国建材报;2012年

2 晓强;武汉格瑞林建设年产30万吨聚羧酸减水剂项目[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可心;湖北统领科技集团年产二千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合成生产线投产[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北京东方新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黎思幸;封端醚型系列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N];中国建材报;2011年

5 晓轩;“新型聚羧酸减水剂绿色制造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鉴定[N];中国建材报;2014年

6 刘江宁 李军业;聚羧酸减水剂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辽宁科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姜艳 金凤龙 刘鑫;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合成及其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9年

8 程超;中建商混公司外加剂厂科技创效200万元[N];中国建材报;2009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传化股份 拟在杭州设立合资公司[N];证券时报;2010年

10 程超 王爱武;中建三局商品砼公司外加剂厂成功生产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N];中国建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谭洪波;功能可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麻秀星;高固含量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治华;不同羧基密度与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王林;粘土矿物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楠;硫酸盐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分散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胡倩文;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3 余文志;RAFT法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及分子量参数对其应用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隗功骁;超早强聚羧酸减水剂对预制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5 刘斌;含泥量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磊;低分子量聚羧酸盐粘土抑制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林龙;抑制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负效应的添加剂及其作用机理[D];重庆大学;2015年

8 鲜芳燕;氰基及酯基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9 徐庆涛;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表征[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10 陈妍;蔗糖酯基大分子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95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395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