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氯盐侵蚀与抗冻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9 19:08
【摘要】:为研究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分别对单掺粉煤灰、双掺粉煤灰和硅灰、三掺粉煤灰、硅灰和矿渣微粉3种情况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电阻率、氯离子扩散系数以及抗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此外,通过对试件进行电镜扫描,揭示了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孔结构,提高密实性。掺入矿渣微粉混凝土3 d抗压强度略低,但7、28 d强度增长明显,28 d强度分别比单掺和双掺试件提高3.80%、43.29%;硅灰和矿渣微粉均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双掺和三掺混凝土试件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比单掺试件降低69.16%、83.13%;硅灰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冻性,双掺混凝土比单掺抗冻耐久性系数提高3.86%;同时混凝土电阻率和氯离子扩散系数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关系。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动弹性模量与质量损失和动弹性模量损失均存在负相关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ineral admixtures on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resistivity of concrete with single fly ash, double fly ash and silica fume, triple fly ash, silica fume and slag micro-powder were studie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freezing resistance of chloride ions were studi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mineral admixtur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ncrete was reveal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mineral admixtures can improve the pore structure and compactness of concret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mixed with slag micro-powder in 3 days was slightly lower, but the strength in 728 days increased obviously, and the strength in 28 days was increased by 3.80% and 43.29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and double mixed specimens. Both silica fume and slag powd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hlorid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concrete. The chlorid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double and triple doped concrete specimens is 69.16% and 83.13% lower than that of single concrete sample respectively. Silica fume can improve the frost resistance of concrete, and the durability coefficient of double mixed concrete is 3.86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concrete, and there is a linear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sistivity of concrete an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hloride ion. During freeze-thaw cycle,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of concrete and mass loss and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loss.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069) 辽宁省交通科研项目(20131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NCET-11-0860)
【分类号】:TU528.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杰;;废弃灰浆在复合砂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1年12期

2 周齐权;;橡胶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研究[J];福建建材;2011年05期

3 李鸿芳;刘晓红;陈剑雄;;石粉复合渣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研究[J];河南建材;2006年04期

4 杨保旭;;基于砂浆流变性设计混凝土工作性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在两伊铁路工程中的验证[J];中国建材科技;2010年03期

5 严亮;姜黎黎;;混凝土原材料选用的基本原则[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12期

6 李云峰;王玲;林晖;;掺钢渣粉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8年09期

7 张显军;于继淼;张春萍;;针、片状颗粒含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及强度的影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8 李晶;王力尚;刘仍光;杨建伟;周康;王建英;;燥热环境中混凝土工作性改善的试验研究[J];建材世界;2012年06期

9 顾喜;;纤维种类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3年05期

10 张训;王珏;;原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探讨[J];广东建材;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阳;;混凝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陈建大;吴德龙;;碎硝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A];首届机制砂石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龚明子;黄快忠;曾冲盛;;针、片状骨料对喷射混凝土工作性影响分析[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陈建大;吴德龙;王基培;冯波;;大掺量碎硝C35混凝土在某工程中的试点应用研究[A];首届机制砂石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孙增智;申爱琴;赵永祥;;外掺材料对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品伦;石灰精在混凝土中的应用[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罗时勇;混凝土工作性控制技术及评估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李世祥;低温升混凝土的温升测试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廖建勋;低等级粉煤灰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4 周小菲;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评价方法与影响因素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5 赵金东;盐渍土地区耐腐蚀性的半埋混凝土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任彦华;短切碳纤维混凝土静载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师燕滑;干冰清洗对混凝土表面损伤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霍雷;减水剂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5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395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