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铜上快速化学气相沉积高质量石墨烯
本文关键词:液态铜上快速化学气相沉积高质量石墨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单层碳原子纳米材料,自2004年以机械剥离的方法制备出来后,以其独特的各种电学、光学、热学等性能引起了广泛的研究热潮。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SiC外延生长法、化学还原法等,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可控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有效方法,而且该方法便捷易操作,并能与下一步石墨烯的转移和应用相结合,目前已成为石墨烯生长领域的主流方法。但利用传统化学气相沉积法来制备石墨烯的时间从升温、生长到降温大多都需要几个小时,限制了石墨烯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寻找一种快速生长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迫在眉睫。本论文中的石墨烯生长采用的是冷壁垂直式CVD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的升降温,从而缩短石墨烯的生长时间,但是采用该系统在铜箔上快速生长的石墨烯单晶面积比较小、缺陷密度比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研究在融化的液态铜上快速生长石墨烯以提高石墨烯单晶面积和降低石墨烯中的缺陷密度,由于液态铜消除了固态铜上存在的晶界,因此在液态铜上生长石墨烯具有均匀、低密度、自排列对准的成核分布,同时略微改进铜箔上石墨烯的转移方法以使其更加适用于液态铜上生长的石墨烯。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不同甲烷流量和不同生长时间下的液态铜上石墨烯生长情况,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分析不同条件下液态铜上所生长的石墨烯样品的形貌特征,利用拉曼光谱来分析液态铜上所生长的石墨烯的缺陷密度和质量,同时和铜箔上快速化学气相沉积的石墨烯进行了对比。本文的创新性成果是将液态铜和快速生长系统相结合制备高质量石墨烯,与在铜箔上快速生长的石墨烯相比较,在制备所需时间大致相同(40分钟左右)的情况下最终不仅制备出了大面积的石墨烯单晶(直径大于100μm)以及均匀的连续单层石墨烯,同时拉曼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也大大地降低了所制备石墨烯中的缺陷密度,该研究成果对于高质量石墨烯的大规模快速生产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2)制备背栅石墨烯场效应器件是研究石墨烯电学性能(方阻、迁移率)的重要方法,本文同时对背栅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制备和测试进行了研究。在制备背栅石墨烯场效应管时采用石墨烯搭在电极上的结构,一是可以降低制备过程中对石墨烯的损伤,二是易于制备可以提高器件成功率。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子和气体分子会吸附在石墨烯表面,从而影响石墨烯的电学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测试背栅石墨烯场效应管时,采用加热的方法能够脱吸附石墨烯表面吸附的水分子和气体分子,从而降低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对于高性能石墨烯器件的研究制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墨烯 液态铜 冷壁垂直式CVD系统 背栅石墨烯场效应管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7.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30
- 1.1 石墨烯的发现10-11
- 1.2 石墨烯的基本机构和独特性质11-14
- 1.2.1 石墨烯的基本结构11
- 1.2.2 石墨烯的电学性质11-13
- 1.2.3 石墨烯的光学特性13
- 1.2.4 石墨烯的热学和力学特性13-14
- 1.3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4-17
- 1.3.1 机械剥离法14-15
- 1.3.2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15
- 1.3.3 碳化硅(SiC)外延生长法15-16
- 1.3.4 化学氧化还原法16-17
- 1.4 石墨烯的表征方法17-22
- 1.4.1 光学显微镜17-19
- 1.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19
- 1.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19-20
- 1.4.4 拉曼光谱20-21
- 1.4.5 场效应器件和霍尔器件21-22
- 1.5 石墨烯的应用22-27
- 1.5.1 石墨烯场效应器件22-23
- 1.5.2 石墨烯透明电极23-25
- 1.5.3 石墨烯探测器25-26
- 1.5.4 石墨烯太阳能电池26-27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27-30
- 第2章液态铜上石墨烯的制备原理和转移30-38
- 2.1 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的原理30-31
- 2.2 液态铜上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的原理与优点31-33
- 2.3 冷壁垂直式化学气相沉积系统33-34
- 2.4 石墨烯的转移34-37
- 2.4.1 铜箔上石墨烯的转移方法34-37
- 2.4.2 液态铜上石墨烯的转移方法37
- 2.5 本章小结37-38
- 第3章 液态铜上快速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及表征38-50
- 3.1 石墨烯生长前铜箔和钨箔的处理38-39
- 3.2 快速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的具体步骤39-41
- 3.2.1 铜箔上快速制备石墨烯步骤39
- 3.2.2 液态铜快速制备石墨烯步骤39-41
- 3.3 石墨烯的表征41-48
- 3.3.1 液态铜上生长石墨烯的光学显微镜图片分析41-46
- 3.3.2 液态铜上生长石墨烯的扫描电镜图片分析46
- 3.3.3 液态铜上石墨烯的拉曼光谱图分析46-47
- 3.3.4 液态铜与铜箔上生长的石墨烯相比较47-48
- 3.4 本章小结48-50
- 第4章 背栅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制备与测试分析50-58
- 4.1 背栅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制备50-52
- 4.2 背栅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测试与分析52-56
- 4.3 本章小结56-58
-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66-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学家首次用纳米管制造出石墨烯带[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6期
2 ;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3 ;新材料石墨烯[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4 ;日本开发出在蓝宝石底板上制备石墨烯的技术[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5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6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7 ;纳米中心石墨烯相变研究取得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8 徐秀娟;秦金贵;李振;;石墨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9 张伟娜;何伟;张新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10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刘明凯;带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刘勇;智能化及掺杂改性石墨烯的研究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液态铜上快速化学气相沉积高质量石墨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428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