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侵蚀环境下微胶囊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的修复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7-09-12 02:36

  本文关键词:侵蚀环境下微胶囊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的修复效果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微胶囊 水泥基材料 侵蚀 自修复


【摘要】:探究了微胶囊掺量、试件预破坏程度、侵蚀溶液pH值以及试件养护龄期对试件修复行为的影响.利用抗压强度回复率和损伤变量来评价试件的自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掺入微胶囊后试件的抗压强度回复率得到提高,不同龄期试件的修复效果均随侵蚀溶液pH值的提高而提高.相同情况下,当微胶囊质量分数为2%时,养护28d的试件修复效果较好,而微胶囊质量分数为4%时,养护180d的试件抗压强度回复率较高.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微胶囊 水泥基材料 侵蚀 自修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360,51308407,5147834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3B0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0072110047) 上海科技部重点项目(14DZ12023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4CEM009)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混凝土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大宗的建筑结构材料,它以其优越的性能和低造价而被广泛用于桥梁、隧道、水工、地下等重大基础设施.但水泥基材料结构由于自身特点,存在脆性大、易开裂的缺陷,造成其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下降.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地下水等腐蚀环境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蕾;;微胶囊结构功效的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08年09期

2 汪秀琛;张明;;整理纺织品的双膜抗菌芳香微胶囊研制(英文)[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郭生伟;赵越;;聚合物微胶囊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12期

4 倪卓;杜学晓;王帅;梁伟杰;苏晓敏;单晓凤;;微胶囊对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增韧作用[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4期

5 李晓倩;管萍;胡小玲;;多室结构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2年06期

6 李新政;李晓苇;赖伟东;;热敏型微胶囊显示材料的渗透与显影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12年13期

7 ;微胶囊染料的一浴多色染色[J];印染;1977年01期

8 ;微胶囊制造方法概述[J];印染;1977年01期

9 赵天祺,刘铁民;25%辛硫磷微胶囊防治蛴螬效果好[J];农药;1983年04期

10 林小枫;;微胶囊发泡剂及其印花浆小试通过省级鉴定[J];广州化工;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人杰;;微胶囊的融合[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许秋艳;潘学淼;赵玲;;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力学强度表征[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高长有;仝维捚;刘兴宇;赵庆贺;封志强;沈家骢;;层状组装聚电介质微胶囊[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陈宝剑;侯越;王士斌;陈梅英;黄晓楠;;海藻酸钠/聚精氨酸-聚组氨酸复合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戴润英;游胜勇;刘倩;魏玲;龚磊;刘光斌;;有机硅农药微胶囊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9分会:应用化学[C];2014年

6 王小永;万子溱;安学琴;沈伟国;;纳米药物微胶囊载体的构筑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孟令明;容敏智;章明秋;;用于环氧树脂体系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胶囊的制备与自修复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8 王志鹏;封志强;高长有;;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制备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9 计宏伟;张晓川;赵钊;王怀文;;微胶囊自修复复合材料断裂行为的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赵阳;张伟;辛毅;廖乐平;李伍军;;基于原位再制造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山市滦县畜牧水产中心 苗英林;鱼类微胶囊饵料有前景[N];河北农民报;2006年

2 记者 徐光胜;微胶囊缓释精油 瓜果保鲜延时三倍[N];哈尔滨日报;2014年

3 钟科;我国微胶囊研究获重要进展[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微胶囊悬浮剂推动农药更新换代[N];今日信息报;2003年

5 商艳凯 记者 李丽云;金纳米微胶囊帮助医生实现诊疗一体化[N];科技日报;2011年

6 ;自组装高分子微胶囊领域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03年

7 一凡;纳米级中药微胶囊生产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8 刘霞;美开发出能自我修复的电子芯片[N];科技日报;2011年

9 戈菲;美国开发出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电子芯片[N];中国航空报;2012年

10 王聪;纳米级中药微胶囊诞生[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燕;聚多巴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组装膜与组装微胶囊的制备与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2 吴庆喜;聚合电解质复合物用于结肠给药缓控释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夏熙明;中空多层微胶囊及多孔无机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和性能[D];武汉大学;2011年

4 柯亨特;集癌症成像与光热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微胶囊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冯杰;软刻技术制备大分子微图案及微胶囊定向组装[D];浙江大学;2004年

6 张馥;肝靶向性药物微胶囊LbL自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刘国鹏;LDH纳米颗粒分散体系、乳状液及中空微胶囊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舒晗;PUA/PSS/金纳米杂化中空微胶囊的自组装构筑及智能响应药物释放[D];郑州大学;2015年

2 蓝雅惠;中国蜂胶化学组成的UPLC分析及其醇提物包埋和表征[D];南昌大学;2015年

3 刘月悦;纳米生物农药—6%烟碱微胶囊包载缓释剂的制备与药效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盼;具有pH传感和靶向功能的聚电解质组装微胶囊及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李胜;β-榄香烯ACA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丁珊;肝素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7 陈宇超;微胶囊混凝土传输性能的数值模拟[D];深圳大学;2015年

8 彭涛;胰岛素缓释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刘兆刚;结构仿生型丝胶蛋白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10 王建川;氧化石墨烯/密胺树脂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4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834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