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交通标志视认性实验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8-02-05 20:40

  本文关键词: 交通工程 虚拟视景 标志标线 Ds Max 材质贴图 最优视景 出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虚拟交通视景中,为了使交通标志标线能拥有各种属性最优,建立了各种交通设施、交通标志模型,在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整合后,通过改变标志标线的材质以及贴图属性(RGB染色、反射、高光级别、自发光、凹凸等)渲染出多个场景效果。随机选择若干驾驶人对场景进行纵向及横向比较,确定各渲染场景中的最优材质以及贴图属性,然后根据各属性渲染出最优视景。
[Abstract]:In the virtual traffic scene, in order to make the traffic sign line have various attributes, a variety of traffic facilities, traffic sign model, after a series of scene integration. By changing the marking material and mapping properties of the RGB dyeing, reflection, highlight level, self-luminous. Random selection of a number of drivers fo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the scene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material and mapping properties of each rendering scene. Then the optimal view is rendered according to each attribute.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基金】: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2011YYCXSDST058)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BS2011DX030)
【分类号】:U49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康秋艺;陶晋;郑阳;;基于视知觉特性的交通标识识别影响因素分析[J];包装工程;2010年10期

2 曹鹏;吴文静;隽志才;;基于信息度量的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9期

3 苏文英;;反光膜逆反射性能综述[J];交通标准化;2006年11期

4 杜志刚;潘晓东;郭雪斌;;交通指路标志信息量与视认性关系[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5 初秀民,严新平,章先阵,李华;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视认性虚拟测试系统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关宏志;严海;陈二慧;;交通标志文字信息驾驶员眼动视认特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2 康秋艺;陶晋;郑阳;;基于视知觉特性的交通标识识别影响因素分析[J];包装工程;2010年10期

3 王磊;;静态公交站点导向标识视觉界面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2年04期

4 王芳;狄长安;贾云飞;王力;;反射式大面积光幕测速装置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12期

5 沙志仁;黄敏;;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定量分析指标及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戢晓峰;;公共交通乘客出行信息接受水平评价方法[J];城市交通;2009年01期

7 刘猛;于鑫;孙正坤;;城镇过境公路交通标志设置的安全隐患与对策[J];湖南交通科技;2012年02期

8 陈明磊;唐伯明;刘唐志;徐洪亮;;嵌入式指路标志易读性试验研究[J];公路;2011年01期

9 狄胜德;姜明;矫成武;王芳;;基于信息检索时间的不同类型指路标志极限信息量的研究[J];公路;2011年07期

10 田昱;沈艳松;钟仰晋;;高速公路标志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艳;郭华;;基于驾驶模拟器的交通标志视认性评测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付强;吴超仲;吕能超;;基于驾驶负荷的交通标志信息量度研究进展分析[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3 李娅;龚翔;陆建;王运霞;;基于驾驶员视觉特性的指路标志视认性研究[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4 肖辉乾;;功能合理 夜景和谐——城市立交桥照明若干问题的思考[A];中国照明工程二十年专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其强;数字工业摄影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航;自然场景下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戢晓峰;基于交通信息提取的区域路网拥挤管理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张(韦华);山区高等级公路控速诱导技术及大范围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胡立伟;公路交通设施驾驶容错能力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赵利苹;风雨耦合作用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与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芳;CBD停车行为模式与引导系统优化研究与实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石玲;基于驾驶员认知的指路标志设计与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文辉;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作业区交通标志设置有效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李雪;基于容错理念的快速路指路标志设置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钦梅;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的微观仿真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张业生;基于眼动仪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沈艳松;解体消能交通标志设计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付东华;基于视频处理技术的虚拟道路减速标线制作方法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杜鹏宏;安全标志识别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李定;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设计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华生;;视力检测反应时间与视力及视力结果关系的探讨[J];北京医学;2006年08期

2 杨君顺;程远;;论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J];包装工程;2006年01期

3 潘晓东;林雨;郭雪斌;方守恩;;逆光条件下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4 贾梅;公路反光标志夜间可见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1997年03期

5 夏传荪;日本交通标志散记——道路交通标志探秘之五[J];人车路;2003年06期

6 冯乔生,陈玉华,刘丹非,段鹏;汽车驾驶仿真虚拟环境中路面标示的智能化建模[J];计算机仿真;2003年07期

7 郑安文,牛倬民;高速公路静态交通标志设置科学性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8 郭应时;付锐;张建峰;袁伟;;不同通道宽度条件下汽车驾驶员注视点分布规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9 肖润谋;赵金龙;陈荫三;兰波;张立宏;;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设计[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隽志才,曹鹏,吴文静;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驾驶员交通标志视认性理论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腾达,金一丞;航海模拟器视景中本船船首图形的绘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孙季丰,聂卫国,苏泽坚;基于虚拟现实的船舶操纵训练系统相关技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杨克俭;虚拟武汉:虚拟现实在数字化城市中的应用(英文)[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2期

4 丁浩杰,徐福培,徐斌,钱蔚,张旦,王婉;主动式三维汽车驾驶训练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00年03期

5 黄耀P,王静;面向对象的航海模拟器细节层次视景建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关克平,王胜正,陈锦标,施朝健;一种新的生成航海模拟器视景地形数据库文件的方法[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杨克俭,刘舒燕;关于内河船舶驾驶实时仿真系统的探讨[J];交通科技;1999年04期

8 杨克俭;三峡滑坡碍航分析系统中3D GIS的设计与实现[J];交通科技;2000年05期

9 胡甚平,施朝健;狭水道视景数据生成技术的研究[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王长波,杨克俭;基于OpenGL的船舶视景建模系统的开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向军;刘凯龙;;不同景深的视景图象仿真变换[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2 谭安胜;汪德虎;李登峰;;舰炮光电视景地形环境的空间模型[A];2001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米高扬;占小红;魏艳红;;针对焊接过程的虚拟制造建模系统的初步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金锋;周正伟;李江城;;某型坦克故障模拟训练系统设计与实现[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宝智;周伯河;徐晓静;王璞;张连华;;基于HLA的航天飞行训练仿真系统设计研究[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潜继成;魏靖彪;张焕明;;某型直升机空中特情处置模拟训练系统设计[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任鸿翔;王科伦;;基于VR的船舶消防模拟训练系统研究[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2集)[C];2010年

8 尹勇;金一丞;任鸿祥;谭家万;;基于粒子系统和图象合成的船舶航迹流实时动态仿真[A];'200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周冬萍;鄢辉萍;戚春明;;直升机工程模拟器在飞行控制律设计和操纵品质评估中的应用[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徐文超;薛青;胡韬;黄一斌;;坦克对抗训练模拟系统设计[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克敬;视时视景 因地制宜拍彩霞[N];中国摄影报;2011年

2 许鑫家;霍尼韦尔公司推出新型“直观视景”雷达[N];中国航空报;2008年

3 通讯员 杨莉 姜云飞;不上船便可走遍万里海疆[N];中国水运报;2009年

4 本报特约通讯员 樊平 刘萍;“陆上龙宫”鏖战忙[N];科技日报;2002年

5 刘萍;虚拟海战场锻造未来“蛟龙”[N];解放军报;2002年

6 万俊人(作者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自下而上 求同存异[N];中国艺术报;2000年

7 秦军;虚拟战场励神剑[N];解放军报;2002年

8 吴琼;SGI Reality Center解决方案[N];中国石油报;2002年

9 古耜;人间有味是清欢[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辛平;海南北部海岸线旅游投资日渐升温 ][N];中国海洋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神和龙;海上搜救模拟器中视景特效的建模与真实感绘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张建忠;红外双波段视景仿真器光学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3 邓野;CTCS-3测试仿真环境可视化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杨素军;船舶航行性能虚拟测试系统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1年

5 柴功博;半虚拟现实座舱手部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付本国;载人潜水器水下对接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张燕燕;飞行模拟器大规模真实地形实时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燕燕;飞行模拟器大规模真实地形实时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常艳艳;水下运载器对接装置虚拟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谢俊元;深海载人潜水器动力学建模研究及操纵仿真器研制[D];江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炯;高速列车监控展示平台的电子地图与视景播放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宏;视景可视化及漫游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08年

3 廖兴海;基于DM642的合成视景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孙昱浩;航海模拟器中冰区航行视景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冯婧;运载火箭系统视景建模与实时驱动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林兰;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建模与测试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安荔;水下射弹空泡形态建模及视景再现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8 李一;运载火箭视导建模及驱动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鑫;航海模拟器视景中缆绳的绘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陆畅;船舶机舱虚拟现实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92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92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