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地层路堑边坡滑坡机理分析与治理
本文关键词: 煤系地层 路堑边坡 滑坡治理 机理分析 圆形抗滑桩 出处:《公路》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路堑边坡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是道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煤系地层具有岩层厚度变化大、风化程度不均匀、软硬岩互层多见、易软化、易崩解等特点,在煤系地层中开挖路堑边坡易引起滑坡。针对一处煤系地层路堑边坡滑坡,分析了其地质岩性特点和滑坡发生机理。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治理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对于地区内周边类似边坡滑坡治理,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Abstract]:Th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cutting slope landslide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roa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al measure strata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changes in rock thickness, uneven weathering, frequent soft and hard rock interbeds, easy softening and disintegration, etc. Cutting slope excavation in coal measure strata is easy to cause landslide. In view of a coal measure stratum cutting slope landslide, the geological li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landslide occurrence mechanism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a landslide control design scheme is put forward. Good treatment effect has been obtained,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similar slope landslide treatment around the area.
【作者单位】: 华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田卿燕;肖春发;吕建兵;;粤北山区高速公路煤系地层滑坡机理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2 李敏,秦小林;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病害防治措施设计[J];路基工程;2005年01期
3 李吉东;京珠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5期
4 柴波;殷坤龙;简文星;;滑坡计算参数反演分析的优化算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5 陈静曦,章光,袁从华,王水林,韩行忠;顺层滑移路堑边坡的分析和治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6 杨明亮;袁从华;骆行文;姚海林;;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顺层滑坡分析与治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3期
7 袁从华,章光,闵弘,周洪波;某高速公路K90~K95滑坡表现形式及工程整治设计[J];岩土力学;2002年03期
8 刘志勇;黄伟伟;吴仁铣;;煤系地层路基边坡锚索抗滑桩加固作用机理分析研究[J];公路工程;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存宝;李元鑫;戴玉双;朱哲明;;车辆荷载和静荷载对路肩式挡墙影响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2 钱让清;刘波;;合肥市膨胀土试验研究[J];安徽地质;2008年02期
3 余宜林;;六潜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J];安徽地质;2009年03期
4 刘长平;;山区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J];安徽地质;2010年03期
5 张峰岩;;石灰处理路基弱膨胀土的施工质量管理[J];安徽地质;2010年04期
6 蒋家龙;刘长平;张正;;特殊环境条件下某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案研究及探讨[J];安徽地质;2011年04期
7 田治金;浅谈贵州山区公路改建工程边沟优化设计[J];安徽建筑;2005年04期
8 管斌;;合六高速公路膨胀土分析及其施工对策[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9 齐永生;;庐江牛广路路基回弹模量初探[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10 周光富;宋海兵;;宁淮高速公路景观排水设计与探讨[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标;芮勇勤;;地下暗河引起路堤沉陷与失稳过程相似模型试验[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洪亮;王晓华;沈可;;天津滨海新区重载交通工作区深度的分析[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文涛;吕大邦;杨宏宇;;济南至莱芜高速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赵博;;利用GEO-SLOPE软件的边坡稳定的可靠度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蒋家龙;方必量;;K24+093~K24+144段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石振明;俞松波;陈建峰;沈明荣;;格栅加筋路堤离心模型试验的模型材料选择[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楼增焕;陈建峰;;交通循环荷载下加筋灰土的动力特性初探[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彭军;简文彬;吴迪;杨大明;;文山—辰山公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金福喜;冯振;卿笃干;张可能;朱自强;;常吉高速沅水沿河段红砂岩边滑坡稳定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水琴;汪益敏;;道路扩建中应用袋装砂井加固软土地基工程实例[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玉娴;粘性土工程性质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温世亿;膨胀土渠坡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王雯璐;侧填荷载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4 石茜;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D];兰州大学;2011年
5 王曰国;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陈涛;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8 武红娟;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边坡侵蚀影响及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张永清;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特性与控制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包卫星;内陆盐渍土工程性质与公路工程分类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明;钢渣稳定土的路用性能研究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国荣;冶石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崔晓如;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及其控制标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湛文涛;膨胀土填料分类指标的工程适用性及CBR指标快速测定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陶文平;南方红粘土公路路基设计与修筑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向群;路基荷载下软土地基侧向变形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博;应用DCP快速检测土基压实质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黎;饱和粉土路基的变形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吴智慧;岩质高边坡开挖防护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梁博轩;预应力管桩在佛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富凤丽,佴磊,李广杰,赵淑云;中里滑坡反分析及强度参数取值研究[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李端有,甘孝清;滑坡体力学参数反分析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6期
3 田景贵,范草原;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机理初步分析及设计[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胡翌刚;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5 舒家华,李军;预应力锚索在边坡加固中方位角的确定[J];地质与勘探;1998年06期
6 苏少青,李应顺;浅谈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特殊岩土路堑边坡的防护与加固[J];广东公路交通;2001年03期
7 彭亚明,彭军还,张彬,王磊;三峡库区某滑坡抗剪强度参数的反演分析[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高凌霞;杨向军;门玉明;栾茂田;;锚杆-抗滑桩系统可靠性的Excel实现[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03期
9 刘伟;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加固处理[J];公路交通技术;2004年05期
10 高德军;徐卫亚;郭其达;;长江三峡大石板滑坡计算参数反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忠;;红砂岩路堑光面爆破施工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2 王乃坤;曲志程;;高等级公路路堑边坡治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3 杨世基;;粗粒类土公路路堑边坡的稳定[J];公路;1966年04期
4 林国辉;路堑边坡锚固格子梁模型试验[J];公路交通技术;2004年03期
5 季靠荣;西(安)南(京)铁路南阳膨胀土路堑滑坡的防治[J];路基工程;2005年04期
6 孙宝亮;;预应力锚杆格梁加固不良地质地段路堑边坡[J];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03期
7 李文茂;;路堑边坡喷锚防护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08期
8 芦建国;杜培明;裴正伟;;宁杭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植被营建与防护技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孙国伟;罗新宇;田晓霞;;多年冻土区路堑边坡沉降观测与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27期
10 吴建星;梅甫定;;高速公路路堑开挖的预裂爆破技术[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唐树名;邓安福;;路堑边坡锚固格子梁模型试验[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2 孙玲;涂桂明;陈敬坤;;106国道路堑边坡塌滑综合治理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汪伟刚;钟超奇;谢百灵;左雪峰;;韶赣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恢复设计简析[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德海;唐树名;邓安福;;锚固路堑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5 付少兰;陈从新;周增辉;;复杂地质条件路堑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浅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杨全明;;铁路路堑边坡预裂爆破施工实践[A];光面预裂爆破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文华;;裂爆破在马莱高速公路路堑开挖中的应用[A];光面预裂爆破论文汇编[C];2007年
8 张家金;;福建某高速公路段路堑边坡滑坡整治[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陈明晓;;红砂岩路堑边坡的病害浅析[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季靠荣;;赣南粘土岩的工程特性及其边坡设计[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力推广铁路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开挖技术[N];人民铁道;2009年
2 伍吉勇 兰朝阳;“一坡一图”建江西第一生态路[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3 记者 梁辉约;今年我市将完成公路绿化356公里[N];闽东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蒋志安 吴丹 通讯员 文永清;玉带奔行 风景如画[N];中国交通报;2002年
5 ;建绿色通道 创文明之路[N];福建日报;2004年
6 记者戴军武 通讯员 何政权;为洛张铁路筑铜墙铁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7 记者张宗华;青海公路建设突出环保理念[N];中国交通报;2003年
8 孙凤贤;安徽水文二队地环调查建功[N];中国矿业报;2002年
9 董立巍;内昆铁路通过国家环保验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记者董立巍;内昆铁路环境保护工程通过国家验收[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刚;寒区高等级公路路堑边坡春季浅层滑塌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赵刚;寒区高等级公路路堑边坡春季浅层滑塌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吴能森;结构性花岗岩残积土的特性及工程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张永安;滇中红层路堑边坡与路堤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德彬;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张卫中;向家坡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动态综合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武红娟;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边坡侵蚀影响及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郭颖;高纬度冻土区土质路堑边坡冻融失稳机理及植物护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龚成明;黄土工程边坡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朱志刚;北京双大路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学智;松散堆积层路堑边坡变形机理与加固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2 肖鹏飞;路堑边坡动力稳定性与防治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范洪海;基于动力变形与破坏特征的5.12汶川地震灾区公路路堑边坡分类及典型灾害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纯阳;云南亚热带多雨地区路堑边坡合理坡率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5 邹新特;湖南南岭山区公路典型路堑边坡处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秦龙;暴雨诱发型高路堑边坡失稳机制及支护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张兆义;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期路堑边坡远程监测预警系统研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晓娟;黔东南典型强风化路堑边坡加固机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彭波;青岛至兰州公路(宁夏境)东山坡至毛家沟段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杨威;郴宁高速公路万华岩边坡监测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94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94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