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弱地基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7 07:53

  本文选题:强夯 切入点:软弱地基 出处:《科技信息》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榆佳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强夯法处理为工程实例,研究了强夯法加固非饱和土及加固饱和土的基本原理,并从强夯法设计参数入手,分析了各参数的设计方法及参数对强夯效果的影响。同时,以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对强夯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
[Abstract]:Taking the treatment of weak foundation of Yujia expressway as an engineering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for strengthening unsaturated soil and saturated soil, and starts with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The design method of each parameter and the influence of parameters on the effect of dynamic compaction a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 of dynamic compaction is tested by indoor test and in-situ test.
【作者单位】: 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孟庆山,汪稔,王吉利,舒阳;动力排水固结法对软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02年03期

2 司炳文,唐业清;孔内深层强夯技术的机理与工程实践[J];施工技术;1999年05期

3 郭见扬;强夯夯锤的冲击力问题(强夯加固机理探讨之一)[J];土工基础;1996年02期

4 郑颖人,李学志,冯遗兴,周良忠,陆新,何红云;软粘土地基的强夯机理及其工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志强;深层淤泥场地的双层强夯置换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位学,陆新;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2 白冰;关于夯锤冲击力大小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0年02期

3 周健;张思峰;贾敏才;王冠英;;强夯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最新技术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4 王安明;黄志全;李彰明;杨文龙;;动力排水固结模型试验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5 朱允伟;韩选江;李玉国;;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软基效果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6 赵建华;陈晓斌;;动力排水固结软基处理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7 王克忠,方锐,候岩峰,蔡美峰;强夯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瞬态动力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卢方伟,周传波,伍振志;组合结构体的控制爆破拆除[J];爆破;2003年01期

9 孟庆山,汪稔;饱和软粘土动力固结机理及实用工艺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5期

10 周世良;王江;张明强;;强夯加固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曹永华;闫伟;;振冲—强夯综合法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宸;;某工程强夯法地基处理试验及施工[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孙刚臣;肖明贵;王杰光;;基于Bp网络的强夯加固软土地基的影响因素量化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苏谦;孙莺;王迅;;郑西客运专线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DDC桩法及沉降控制研究[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傅志斌;汪稔;朱长歧;王吉利;张平仓;;动力排水固结法在饱和软粘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孟庆山;汪稔;雷学文;王吉利;;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效果研究[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邓志勇;张志毅;;动力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机理分析[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龚成明;黄土工程边坡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杨为民;强夯后高饱和度地基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其本构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牛志荣;土体动力压密问题及其工程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5 孟庆山;淤泥质粘土在冲击荷载下固结机理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3年

6 张曦;地铁振动对隧道周围软粘土微结构影响及动力特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水伟厚;冲击应力与10000kN.m高能级强夯系列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8 罗来芬;真空降水与强夯联合处理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吕国仁;旧路基拓宽改建沉降开裂机理及强夯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永红;低能强夯与真空降水联合法机理探讨及在深圳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林军;红粘土填方路基强夯加固效果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晶晶;基于地表物理性质测试的软土地基强化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全飞;强夯法加固吹填软土地基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鹏程;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振动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兴元;湿陷性黄土地基高能级强夯室内模型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高丹;粗粒土强夯加固效果及关键参数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石亮;冲击作用下砂土地基地面变形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8 林苗苗;强夯法处理高速公路液化地基现场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吴晓君;合成月壤与足垫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马玲;水泥土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与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丘建金,张旷成;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1995年06期

2 杨光煦;;强夯挤淤的原理、方法及工程实践[J];建筑技术;1992年01期

3 王发国,丘建金,张大中;动力排水固结法浅析[J];土工基础;1997年01期

4 邹仁华;强夯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王国胜,骆胜辉;强夯法在碎石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年02期

6 郑颖人,李学志,冯遗兴,周良忠,陆新,何红云;软粘土地基的强夯机理及其工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建兵;;强夯加固软基机理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2008年02期

2 杨青潮;郝哲;;桩挤密法加固软弱地基之对比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25期

3 杨智良,刘丽;深层搅拌桩对软弱地基的加固机理分析[J];当代建设;2002年01期

4 陈祥柱;;搅拌石灰桩在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才智;2010年07期

5 娄炎;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弱地基技术(一)[J];铁道建筑;1987年02期

6 赵洪娟;;生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的理论与实践[J];交通标准化;2006年06期

7 刘起霞,祝宗兰;浅谈粮库建设工程中地基处理方法[J];粮食加工;2005年05期

8 刘起霞;刘存中;郑培;;真空预压法在粮库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6年05期

9 李英;;浅谈粉喷桩加固箱涵软弱地基的运用[J];硅谷;2010年05期

10 裴俊峰;;振动沉管碎石桩加固软弱地基技术[J];山西科技;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自伟;赵现鲁;董丽娜;;用CFG桩加固软弱地基[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潘元伟;牛文赞;;浅析软弱地基的处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3 马彦宇;;软弱地基的处理及换土垫层的设计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新全;;粉喷桩的加固机理与设计[A];济大学术论丛土木工程2005专辑[C];2005年

5 魏永幸;;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特性理论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伟;陈华顺;;软弱地基中的城镇道路施工[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7 梁雷;殷荣领;孙远彪;;强夯块石墩复合地基在机场停机坪建设中的应用[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何青云;;干冲挤密卵石(碎石)桩加固机理与影响强度主要因素[A];四川省煤田地质局论文集[C];2010年

9 钟致鹏;;论营口地区软弱地基的处理[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马彩霞;张永山;;水泥土搅拌法在银川地区处理浅层软弱地基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成都 胥绍禹;积分电路的参数设计[N];电子报;2007年

2 沈官福 孙建苗 章建江;软弱地基塔吊综合加固方法[N];建筑时报;2006年

3 成都 胥绍禹;微分电路的参数设计[N];电子报;2007年

4 ;地基学科带头人 管桩技术相当高[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成都 胥绍禹;反相放大器参数设计[N];电子报;2007年

6 Autodesk公司全球总裁首席执行官 Carl Bass;功能导向将是工业设计主流[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7 安世亚太 孟志华;ANSYS稳健设计[N];中国航空报;2005年

8 祖欣;温大新校长笑谈新温大[N];温州日报;2008年

9 何世扬 广州市白云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软弱地基处理技术[N];广东建设报;2000年

10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几大功能诠释涤纶无纺布[N];中国纺织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仁朋;软弱地基中桩筏基础工作性状及分析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夏焱;随钻扩眼工具结构及与之相匹配的钻具组合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张健;质量工程试验中的波动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4 史友进;大柔性飞机起落架缓冲器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滕宏春;中厚壁圆管及杯形件的缩径成形关键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杨桂芬;正常人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f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郭瑞琴;并联机构奇异性分析及免奇异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程龙飞;新型砌块及其加筋挡土结构临界高度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9 汤赐;新型注入式混合有源滤波器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李英勇;岩土预应力锚固系统长期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德华;粉喷桩加固机理及其在海相软基桥台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刘爱民;水下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朱立泓;LL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4 陈燕萍;新型电磁式摇摆机的开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杜娟;带承压板注浆工法在软土路基加固中的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李长涛;通信系统用带通滤波器设计及其PSPICE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侯梅;EGSB在酿酒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参数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李春飞;两类损失函数的质量水平与参数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蒲斌;混合动力汽车参数设计及电机控制系统仿真[D];重庆大学;2003年

10 张玲玲;列车专用锥形橡胶弹簧参数化设计与造型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8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78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a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