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曹妃甸港口工程进展及其三维潮流场响应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7 23:00

  本文选题:三维潮流 切入点:数值模拟 出处:《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曹妃甸港是我国最大规模的围海造地建港工程,建设始于2003年,至今仍处于建设阶段。因此,对曹妃甸海域在不同围垦建设时期的水动力条件变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该文采用Delft 3D软件建立曹妃甸海域三维潮流数学模型,使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运用验证后的模型对曹妃甸工程四个阶段(无工程、2009年工程、2012年工程和预期工程)下的潮流场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曹妃甸海域的潮流特征、潮流的分层特点和潮流场随着工程建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9年工程建成后,甸头附近的潮流流速增大10% 40%,甸头东部前沿流速总体减小约10% 20%,港池区域和通岛堤附近区域流速则大幅减小,最大减幅约60%。但随着工程的进展,老龙沟和一、二港池区域的流速会有进一步轻微的减小,而其他区域的流速变化不大。
[Abstract]:Caofeidian Port is the largest reclamation project in China, which began in 2003 and is still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in Caofeidian sea area during different reclama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iods. In this paper, a three-dimensional tidal current mathematical model of Caofeidian sea area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Delft 3D software. The model is validated with measured data. The tidal current field under the four stages of Caofeidian project (no project, 2009 project, 2012 project and expected project) is simulated by using the verified mod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dal current, the stratification of tidal current and the variation of tidal current field with construction in Caofeidian sea area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in 2009, The velocity of tidal current near Diantou increases by 10% and 40 parts, the velocity of velocity in the eastern front of Diantou decreases generally by about 10% to 20, the velocity of velocity in the area of the harbor pool and the area near the island dike decreases substantially, and the maximum decrease is about 60 percent. Bu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the old Longgou and one, The velocity of the second port pool area will decrease slightly, but the velocity of the other area will not change much.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086)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11276709D)~~
【分类号】:U65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永军;左利钦;季荣耀;徐啸;黄建维;;Effect of Development of Caofeidian Harbor Area in Bohai Bay on Hydrodynamic Sediment Environment[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8年01期

2 朱高儒;许学工;;渤海湾西北岸1974~2010年逐年填海造陆进程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08期

3 龚政;张长宽;陶建峰;张峙经;;曹妃甸粉沙质海岸围垦后港内泥沙研究[J];海洋工程;2012年01期

4 吴越;杨文波;王琳;张忠;李继龙;;曹妃甸填海造地时空分布遥感监测及其影响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3年01期

5 杨华,赵洪波,吴以喜;曹妃甸海域水文泥沙环境及冲淤演变分析[J];水道港口;2005年03期

6 陆永军;左利钦;季荣耀;张金善;;渤海湾曹妃甸港区开发对水动力泥沙环境的影响[J];水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7 左利钦;季荣耀;陆永军;;离岸沙坝-o_湖海岸拦门沙航道回淤——以渤海湾曹妃甸海域老龙沟拦门沙为例[J];水科学进展;2012年01期

8 陆永军;季荣耀;左利钦;;曹妃甸深水大港滩槽稳定及工程效应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9 陆永军;季荣耀;左利钦;黄健维;;海湾型潮汐通道中大型深水港开发的水沙问题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12期

10 侯庆志;季荣耀;左利钦;陆永军;王艳红;陆彦;;曹妃甸海域围填海工程动力地貌环境遥感分析[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永军;左利钦;季荣耀;徐啸;黄建维;;Effect of Development of Caofeidian Harbor Area in Bohai Bay on Hydrodynamic Sediment Environment[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8年01期

2 李艳红;喻国良;;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at Leeside of Suspended Flexible Curtain for Sedimentation Enhancement[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9年03期

3 季荣耀;陆永军;左利钦;;渤海湾曹妃甸深槽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03期

4 栾锡武;孙钿奇;彭学超;;南海北部陆架南北卫浅滩的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12年04期

5 董海军;;重现期法进行近岸海区风生海流计算的应用[J];港工技术;2009年02期

6 王健;刘家顺;宋利杰;;曹妃甸港区水下泥沙冲淤监测系统[J];中国港湾建设;2010年06期

7 李建国;孙晓明;康慧;田丰;杜东;方成;;曹妃甸近海Ⅱ类水体光谱反射率与悬浮泥沙浓度相关性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9年03期

8 张晓祥;王伟玮;严长清;晏王波;戴煜暄;徐盼;朱晨曦;;南宋以来江苏海岸带历史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3期

9 马立杰;杨曦光;祁雅莉;刘艳霞;张金枝;;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及原因探讨[J];地理科学;2014年03期

10 纪晨曦;陈世才;谢海波;;悬链式单点系泊系统通航环境可行度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斌;黄海军;严立文;梅冰;;小清河口海域悬沙输运格局的数值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张磊;徐啸;崔峥;;漳州开发区“双鱼岛”工程对周边海域水动力影响[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季荣耀;陆永军;左利钦;;渤海湾曹妃甸深槽动力形成机制及现代演变[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陈斌;黄海军;严立文;梅冰;;小清河口海域悬沙输运格局的数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褚宏宪;史慧杰;尹延鸿;;渤海湾南堡滩海地区浅部地层层序及沉积特征[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褚宏宪;史慧杰;冯京;刘晓东;;渤海湾曹妃甸海区浅部全新世三角洲分布规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八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鹏;渤海寒潮风暴潮增水风险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桂卫;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和风暴潮灾害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3 陈杰;海啸波作用下岸滩剖面演变规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4 严冰;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及航道淤积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张立奎;渤海湾海岸带环境演变及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张宇;曹妃甸甸头斜坡液化深度预测及稳定性的模拟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晨曦;曹妃甸港区CALM系统建设的可行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崔娟;曹妃甸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3 白大鹏;冀东南堡海区潮流动力地貌及灾害地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潘大伟;曹妃甸浅海地区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王义勇;江苏岸外沙洲围填规模适宜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斌;曹妃甸围海造地二维潮流数值计算及滩槽稳定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邹昊;渤海湾北部沉积物分布特征及沉积环境[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刘慧慧;河北曹妃甸地区近海表层悬浮泥沙浓度的遥感反演与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9 兰鹏程;近岸海域沉积物示踪模型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刘虎;稳定流条件下吹填土的水盐运移及植物生长适应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惠燕;曹文志;;基于遥感影像的厦门市填海造地的进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9期

2 陆永军;左利钦;邵学军;王红川;李浩麟;;A 2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ediment Transport by Waves and Tidal Currents[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5年04期

3 于海波;莫多闻;吴健生;;深圳填海造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4 任美锷;;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对黄河三角洲影响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1990年01期

5 李月臣;刘春霞;;北方13省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07年01期

6 薛春汀;;7000年来渤海西岸、南岸海岸线变迁[J];地理科学;2009年02期

7 高善明;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相和沉积模式[J];地理学报;1981年03期

8 季荣耀;陆永军;左利钦;;渤海湾曹妃甸深槽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03期

9 罗章仁;香港填海造地及其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1997年03期

10 张忍顺;中国潮汐汊道研究的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学宁;天津海岸侵蚀与淤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启杰;刘素婷;解敬红;;曹妃甸港港口物流化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1年17期

2 王宪明;陈峰;马志峰;;从鹿特丹港看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的发展规划[J];中国市场;2007年44期

3 任淑艳;;曹妃甸港口物流运营模式探析[J];消费导刊;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1581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81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0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