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新奥法隧道施工中变形动态监测回归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19:57

  本文选题:新奥法 切入点:变形监测 出处:《中国测试》2014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奥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隧道施工技术,以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围岩壁面间水平内空变形实际量测值为实验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最佳数学模型。所得回归函数模型与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较高,残差较低,拟合情况良好,能有效地反应隧道内空变形规律。最后对变形终值进行预测,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与预警提供监测依据。
[Abstract]:The new Olympic method is a widely used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t present. The actual measurement data of horizontal hollow deformation between surrounding rock wall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new Olympic method a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best mathematical model.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regression function model and the measured data is higher, the residual error is lower, and the fitting condition is good,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law of empty deformation in the tunnel. Finally, the final deformation value is predicted. To provide monitoring basis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early warning.
【作者单位】: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U455.48;U45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晓红,夏彬伟,康勇,张建宇;通渝隧道围岩收敛位移量测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王鹏;孟灵飞;李篷;孙立军;;回归分析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13年02期

3 陈伟清;;回归分析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的应用[J];测绘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继刚;胡永辉;;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综合预测建筑物沉降[J];测绘科学;2010年03期

2 丁宁;孙英君;崔健;陈明九;;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J];测绘科学;2011年05期

3 陈中新;蔡勇;;GM(1,1)残差修正模型在建筑形变预报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10年03期

4 王磊;陈伟清;胡加星;;利用Matlab进行变形监测数据回归分析的探讨[J];城市勘测;2011年02期

5 陈中新;蔡勇;;GM(1,1)残差修正模型在建筑形变预报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3期

6 杨永超;李东辉;;回归分析模型在大坝变形监测中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6期

7 陈鹏宇;段新胜;;建筑物沉降的非等间隔GM(1,1)模型的建立与改进[J];工程勘察;2010年03期

8 郭海林;刘娟;吴桂平;;基于灰色-马尔柯夫链模型的建筑物变形分析与预报[J];工程勘察;2011年04期

9 杨会军;王梦恕;卓越;罗嵩;;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信息化施工[J];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10期

10 王洪战;;隧道防坍塌预警监测技术研究[J];地矿测绘;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何姣云;矿山采动灾害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赖金星;高海拔复杂围岩公路隧道温度场特征与结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胡云鹏;基于主元分析的冷水机组传感器故障检测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贺元兴;激光光束质量评价及测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高岩;轮对几何尺寸自动与动态在线测量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秦玉华;烟叶通用近红外定量模型稳健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王超;大尺寸飞行器质量特性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宋莹;全息光栅曝光系统干涉条纹静态及动态相位锁定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崔国宏,徐礼华;土木工程建筑物变形分析与预报技术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4年03期

2 靳晓光,王兰生,李天斌,徐进,徐林生;二郎山隧道洞壁位移应力测试与信息化施工[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年02期

3 李晓红,康勇,顾义磊,唐伯明,杨君,胡世斌;监控量测技术在通渝隧道出口段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9期

4 闫志刚;隧道围岩周边位移量测[J];广东公路交通;1998年S1期

5 陈春,吴彰敦;灰色预测在土坝观测中的应用[J];红水河;2004年03期

6 王坚,高井祥;沉降数据序列分析方法研究[J];测绘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吴全立,周东勇;收敛量测对隧道施工的指导意义[J];建井技术;1999年01期

8 范俊萍,王选祥;隧道围岩收敛量测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3年03期

9 陈伟清;;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技术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学兵;新奥法理论与实践再认识[J];公路运输文摘;2002年06期

2 林文体;新奥法理论在软弱地质隧道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3年05期

3 冯仲仁,王凯,黄勇;焦晋高速公路孤山隧道中新奥法的应用分析[J];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4 乔云飞;杨延忠;;浅论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及其特点[J];四川水力发电;2007年S2期

5 郭陕云;;再议隧道工程新奥法[J];隧道建设;2007年S2期

6 贺宝桥;;新奥法设计施工的原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6期

7 祝刚;孙远;;浅谈隧洞新奥法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8期

8 赵利利;;隧道新奥法施工要点分析[J];市政技术;2010年S1期

9 王春秋;;谈建筑施工新奥法的适用条件及优越性[J];民营科技;2012年07期

10 E.Gautung;P.Bauern-feind;樊泽宝;;新奥法用于毗邻隧道的施工[J];地下空间;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郭陕云;;再议隧道工程新奥法[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邓新标;周友生;叶晓;;新奥法在大茶园184-2#站运输隧道掘进中的应用[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黄大元;方晓睿;陈建平;张志波;;我国公路隧道新奥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林勇;王成;;新奥法施工中关于支护与围岩自承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5 莫锦德;;新奥法在长梁山隧道东沟斜井施工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6 王梦恕;钟筠筠;;雷公尖隧道新奥法施工量测试验报告[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7 张孟喜;吉随旺;;地下工程新奥法围岩量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A];甘肃岩石力学与工程进展——第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闫晓禾 任恩前;二郎山隧道获火车头优质工程奖[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2 承德路桥建设总公司 刘树立;浅谈公路隧道新奥法基本施工方法[N];中华建筑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红伟;新奥法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魏世玉;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13年

3 李圆圆;新奥法施工数值模拟及量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黄文宇;新奥法在芙蓉山隧道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周树宇;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及在不良地质洞段中的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白金剑;基于新奥法施工隧道支护时机的模拟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90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90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2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