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塌陷区路基沉降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煤矿塌陷区 切入点:路基 出处:《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煤矿塌陷区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一些高速公路不可避免要穿过塌陷区。煤矿塌陷区内修建高速公路能否保证其正常使用,关键取决于路基的再变形大小。本文对塌陷区覆岩结构特点及地表变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采煤塌陷区地表的再移动和再变形对公路路基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塌陷区路基在车辆和路基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和再变形规律;根据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塌陷区地表潜在移动和变形计算的数学模型,并引入时间影响函数,确定了地表潜在下沉系数的计算公式;以焦晋高速公路B段为试验区,利用概率积分法对塌陷区地基的潜在移动和变形进行了计算,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的再变形的大小;根据塌陷区地基潜在变形和路基的再变形计算结果,分析了焦晋高速公路B段路基稳定性,给出了其路基稳定性的等级分布图,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塌陷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Coal mine collapse area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our country, some freeways inevitably have to pass through subsidence area.Whether the expressway can be built in the collapse area of coal mine depends on the redeformation of the roadbed.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verburden rock structure and surface deformation in subsidence area are summari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removement and redeformation on highway subgrade is analyzed.The settlement and redeformation of subgrade in subsidence area under vehicle and roadbed load a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potential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in subsidence area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random medium, and the time influence function is introduced.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potential subsidence coefficient of the ground surface is determined, and the potenti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ubgrade in the subsidence area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probability integral method, taking section B of Jiaojin Expressway as the experimental area.The redeformation of subgrade under vehicle load is calcul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subgrade in section B of Jiaojin Expressway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subgrade potential deformation and subgrade redeformation in subsidence area.The grade distribution map of subgrade stability is given,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paper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 in subsidence area.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16.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延伟;;禹州市煤矿塌陷区治理成效显著[J];资源导刊;2010年11期
2 张永利;;菏泽市利用煤矿塌陷区建设蓄水工程初探[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年12期
3 张荣慧;煤矿塌陷区取水泵船的制作[J];煤炭技术;2001年06期
4 戴天新;抗变形房屋在煤矿塌陷区的营造[J];煤;2002年04期
5 王家源,黄千里;淮北电厂煤粉灰冲填煤矿塌陷区造地复田[J];华东电力;1989年06期
6 高晓兵;粉煤灰在煤炭工业的应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8年04期
7 姜春玲;吴泉源;杨胜军;邹敏;乔程;;基于RS技术的土地覆被变化区位效应分析——以龙口煤矿塌陷区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07年01期
8 邹友峰;柴华彬;;煤矿塌陷区路基再变形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显云;;东滩煤矿塌陷区治理综合研究[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赵克清;;浅析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及开发[A];煤矿节能减排与生态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程小梅;孙世界;;煤矿塌陷区规划与再开发模式研究——以淮北东湖煤矿塌陷区规划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4年
4 查良松;张江书;;淮南煤矿塌陷区治理与开发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霞;石拐煤矿塌陷区最危险地段居民得到妥善安置[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高会鹏;煤矿塌陷区里的“鱼米之乡”梦想[N];商丘日报;2010年
3 ;陈世礼深入凤台县农村调研煤矿塌陷区农民生产生活情况[N];淮南日报;2007年
4 早报记者 邱萧芜;重庆南川煤矿塌陷区上的村庄:频频地陷,新房变危房[N];东方早报;2013年
5 记者 李涛;我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获准实施[N];焦作日报;2006年
6 CUBN记者 何彪;神木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破解世界性难题[N];中国联合商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温中富;山东省枣庄市采煤塌陷区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2 崔鲁楠;淮南矿区不同塌陷类型土壤典型特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宋博;煤矿塌陷区路基沉降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季安;煤矿塌陷区修建低坝水库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袁越;煤矿塌陷区耕地生产力损害组件式GIS可视化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海林;龙口煤矿塌陷区遥感动态监测及土地复垦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方惠芸;淮南煤矿塌陷区不同立地类型适生植物选择[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8 蔡文惠;新疆乌鲁木齐市六道湾煤矿塌陷区的勘察及环境治理[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88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8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