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系泊支撑平台非线性动力响应
本文选题:系泊支撑平台 + 非线性 ; 参考:《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28期
【摘要】:针对水下系泊支撑平台在水流涡激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基于水力学理论和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理论,建立流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采用伽辽金法和综合数值解法,计算了支撑平台浮体固有频率与漩涡泄放频率相近发生谐振时,系泊浮体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第一阶振型对振动位移的贡献最大;高阶振型对振动位移的贡献依次减小,且各阶模态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高阶模态对动弯矩、动切力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对振动位移的贡献,尤其是对动切力的影响非常大。在计算动力响应时,应该多取几阶振型来保证计算精度。
[Abstract]:In view of the nonlinear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underwater mooring support platform under the vortex-induced flow, based on the hydraulic theory and the structural mechanics theory of marine engineering,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nonlinear dynamic equation is established.By using Galerkin method and comprehensive numerical method, the nonlinear dynamic response of mooring floating body is calculated when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floating body of supporting platform is close to the frequency of vortex releas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mode ha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vibration displacement, and the higher-order mode to the vibration displacement decreases in turn, and all the modes show obvious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change of time.The contribution of high-order modes to the dynamic moment and the dynamic shear force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to the vibration displacement, especially to the dynamic shear force.In the calculation of dynamic response, a few more modes should be taken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calculation.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新能源微电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D20141202) 三峡大学科学基金(KJ2013B04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CFA132)资助
【分类号】:U65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孔德;李友荣;方子帆;杨蔚华;;水下系泊监测平台非线性振动稳定性分析[J];海洋工程;2012年03期
2 王丽元;唐友刚;何X;白强;;球形波浪浮标运动性能分析[J];海洋技术;2012年04期
3 曹菡;唐友刚;陶海成;秦尧;;半潜型风机浮式基础设计及幅频运动特性研究[J];海洋工程;2013年02期
4 麦继婷,罗忠贤,关宝树;流作用下悬浮隧道张力腿的涡激动力响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童波;杨建民;李欣;;深水半潜平台悬链线式系泊系统耦合动力分析[J];中国海洋平台;2008年06期
6 孙胜男;陈健云;苏志彬;;悬浮隧道锚索黏弹性阻尼器的最优阻尼系数[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唐友刚;樊娟娟;张杰;王丽元;桂龙;;高雷诺数下圆柱顺流向和横向涡激振动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3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素莲;聂武;白勇;;深水半潜式平台系泊系统设计研究[J];船舶力学;2010年05期
2 孙胜男;苏志彬;;Parametric Vibration of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Tether Under Random Excitation[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11年02期
3 孙胜男;陈健云;;悬浮隧道锚索多阶涡激非线性振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孙胜男;陈健云;;地震下悬浮隧道所受动水压力研究—SV波[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5 葛斐;董满生;惠磊;洪友士;;水中悬浮隧道锚索在波流场中的涡激动力响应[J];工程力学;2006年S1期
6 陈健云;王变革;孙胜男;;悬浮隧道锚索的涡激动力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7年10期
7 陈健云;孙胜男;苏志彬;;水流作用下悬浮隧道锚索的动力响应[J];工程力学;2008年10期
8 赵晶瑞;范模;段梦兰;;半潜式生产平台多点系泊选型设计[J];船舶工程;2012年05期
9 陈鹏;马骏;杨青松;;深水半潜平台张紧式系泊系统耦合动力响应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孙胜男;苏志彬;;随机激励作用下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响应[J];工程力学;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葛斐;王雷;洪友士;;水中悬浮隧道锚索非线性涡激振动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惠磊;葛斐;洪友士;;水中悬浮隧道在均匀来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3 徐万海;曾晓辉;吴应湘;;平台运动对张力腿非线性涡激振动的影响[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徐万海;曾晓辉;吴应湘;;平台运动对张力腿涡激振动的影响[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浅谈当前国内外拖曳线列阵声纳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海洋装备与海洋开发保障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凡;水下柔性结构流固耦合动力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兴刚;深海浮式结构物与其系泊缆索的耦合动力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麦继婷;波流作用下悬浮隧道的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孙胜男;悬浮隧道动力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薛鸿祥;新型深海多柱桁架式平台及立管结构疲劳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陈智杰;波浪作用下沉管管段沉放运动的试验与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秦银刚;洋流涡激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罗刚;水中悬浮隧道绕流场特性与锚索疲劳损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黎伟;沉管隧道地基砂流法加固的足尺试验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何孔德;水下系泊监测平台动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鹏;深水半潜式平台系泊系统耦合动力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金伟;深水Spar平台水动力性能和运动响应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科乾;悬浮隧道结构设计分析与健康监测[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长春;水中悬浮隧道与洋流耦合作用的模型试验[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王变革;水下悬浮隧道锚索的动力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杜凤;悬浮隧道水下工作环境动态演示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胡鸿运;定常流作用下拉索式悬浮隧道单节管段的振动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杨俊超;水下悬浮隧道管段结构分析与健康监测方案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冯爱春;深海平台及系泊与立管系统动力特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白艳彬;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总体强度分析及疲劳强度评估[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驰,董艳秋,杨丽婷;海洋平台张力腿在两种边界条件下的涡激非线性振动的比较研究[J];船舶力学;2000年01期
2 缪泉明,顾民,杨占明,刘楚学;极限海况下浮标运动及锚链受力估算[J];船舶力学;2003年05期
3 袁远,余音,金咸定;船舶在随机横浪中的奇异倾覆机理[J];船舶力学;2004年01期
4 孙胜男;陈健云;李静;;Non-Linear Response of Tethers Subjected to Parametric Excitation in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s[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9年01期
5 孙胜男;陈健云;;悬浮隧道锚索多阶涡激非线性振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徐枫;欧进萍;;方柱非定常绕流与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7 陈健云;王变革;孙胜男;;悬浮隧道锚索的涡激动力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7年10期
8 陈健云;孙胜男;苏志彬;;水流作用下悬浮隧道锚索的动力响应[J];工程力学;2008年10期
9 连启滨;西陵长江大桥结构动力响应监测[J];公路交通技术;2003年01期
10 顾鹏,董艳秋,唐有刚;浮标横摇倾角的改进计算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邬U喕,
本文编号:1756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56876.html